2025年春天的一個晚上,房賽麟從廣場上興致盎然地唱完歌回家,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近一年前那場病來得那么突然、那么兇險,仿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不到10個月,她竟然能行走自如了。要知道,她得的是動脈瘤破裂伴蛛網膜下隙出血,而且,得病這一年,她已經 63 歲了。
對于愛唱歌的房賽麟來說,2024年7月的那個晚上,原本是和歌友們一起沉浸在歌聲中的美好時光。她正準備開口,突然一陣眩暈襲來,隨后便陷入了昏迷。縣醫院查明病因后,鑒于她的病情嚴重,緊急從銅陵市人民醫院請來了專家進行手術。術后第二天,她時而清醒、時而糊涂,意識在清醒與混沌間浮沉,第三天又發起高燒,還嘔吐不止,尿潴留讓病情幾度反復。當天下午,她就被緊急轉到了銅陵市人民醫院的重癥監護室。三天后,病情總算漸漸穩定下來,轉到了普通病房。那時的她,左腿毫無知覺,左手麻木,頭痛得如同撞了南墻。半個多月后,在家人的精心照顧下,她坐著輪椅從銅陵市人民醫院轉回了當地縣醫院進行康復治療。
第一天的康復治療是躺在床上做功能恢復,接著就是扎針灸、中頻、氣壓治療。半個月后,她開始學站立、蹲馬步、上樓梯、做金雞獨立。醫生每天都會布置家庭作業,她總是咬著牙,按質按量地完成。因為她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早點站起來,回到歌友們中間一起唱歌。
她每天都能認真完成醫囑中的功課,醫生每天查房時都會當眾表揚她。不知不覺又過去了半個月,她的左腿漸漸有了知覺,麻木的左手也開始靈活起來。恢復鍛煉時的疼痛如刀割般難受,銀針入穴的酸脹感襲來時,有時她忍不住眼淚直往下流,可這時,她就會回想起和歌友們一起唱歌的快樂情景。從扎第一針開始,她就在心中默默地唱歌,一首接一首,從《我可愛的家鄉》《望九華》《我們的生活比蜜甜》到《好日子》,一次針灸扎下來,她在心中起碼要默默地唱上七八首歌。這些歌大多是歌友們自己填詞作曲的,充滿了濃郁的鄉情。醫生見她每次扎針時口中都喃喃有聲,哼著旋律,不禁夸贊她心態好。
她喜愛唱歌,緣于青陽縣宣傳部退休干部余鳳龍老師。余老師在眾多像房賽麟這樣的歌迷的擁戴與支持下,成立了 “激情廣場大家唱”歌友會,這一唱就是18年,六七百首歌曲在小縣城里輪番唱響了十八個春秋。
在房賽麟住院的日子里,歌友們三三兩兩前來探視,除了送吃送喝,最讓她感動的是,前來探望的歌友不忘輕聲為她吟唱他們剛學的歌。已經八十多歲的余鳳龍老師夫婦,竟然帶著一部手風琴,來到醫院的花壇中,為她伴奏了一曲《春天來了》。悠揚的琴聲響起,房賽麟的眼中泛起了感動的淚花。
春天來了,經過大半年的治療,房賽麟已經能像正常人一樣走路了。那天,她在丈夫的陪伴下,又一次來到日思夜想的地方,參加“激情廣場大家唱”。在歌友們熱烈的掌聲中,她心中有千言萬語,忽然哽咽著說不出來。離得最近的歌友擁抱她,輕聲說:“大家都在等你這條金嗓子,回來與我們一同唱歌呢。我們都在等今天這一刻。”最后,房賽麟清了清嗓子,一曲《愛唱歌的人》從嗓子中噴薄而出,仿佛無數心聲都匯成了這一首充滿深情的歌。
作者:張穎慧
來源:揚子晚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