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梅雨季節,煙雨氤氳,往事有聲。
在超市東南角的屋檐下,有個簡易的修鞋小攤,兩只帆布口袋一只裝著小榔頭、錐子、拔釘鉗、鞋膠這些修鞋工具,另一只裝著修鞋必備的零散配件。
修鞋匠老許端坐在木板凳上,聽到我呼喊他的聲音,他緩緩地抬起頭。接著,他左手扶鞋,右手搖輪,補鞋機上的粗針隨之快速地“嗒嗒”作響,布線、穿孔、接頭,剪線,一氣呵成,轉眼間,我的鞋幫裂口已經補好。
“好了,五塊錢。”
“微信到賬5.5元。”老許的手機發出到賬提示音。“為什么多付五毛?”“大大,你還認識我嗎,我就是30年前欠你五毛錢的那個孩子啊……”老許先是一愣,進而反復打量我,直到捕捉到我左眉間的一顆痣。他終于點點頭,“記得記得,你小時候是附近出了名的皮猴。”
那年暑假,父母為我買了一雙新涼鞋,千叮嚀萬囑咐:“新鞋當事得很,走路不要三猴馬跳,新鞋不要三天穿不到晚。”
然而,父母的叮囑很快被我拋到腦后,新涼鞋穿上腳,到處顯擺,在我又一次高抬腳抖動腳踝的時候,“咔嗒”一聲,新涼鞋的搭扣脫落了,我的后背頓時一陣發涼。“別發呆了,趕緊到供銷社門口找皮匠修修看。”伙伴的提醒讓我從發蒙中清醒過來。找到老許,他二話不說,將一包搭扣鋪在塑料薄膜上,反復比對其新舊與式樣,直到一點破綻都沒有。
“穿上試試,修鞋費五毛錢。”接過他遞過來的涼鞋,我心里更慌張了,沒錢憋死英雄漢,五毛錢當然不能和父母要,更不能告訴他們新涼鞋已被搞壞。老許好像看穿了我的窘態,大手一揮,“先回去吧,有了錢順便帶給我。”
之后,就算手頭偶爾有零花錢,我都沒能頂住學校門口油條麻花的香味,沒能扛住連環畫的精彩,沒能拒絕5毛錢可以打二十分鐘的《魂斗羅》……幾次與老許“偶遇”,他也不主動提起欠款,后來,我離校外出打工,就沒有再見過他。
此時,老許打開飯盒,吃起飯來。“就五毛錢,你不給肯定是遇到什么困難了!”
“許大大,工作餐就地解決了?”
“嗯,有幾個女工要趁中午休息時把皮鞋拿來打個掌子,上上鞋油,等過了梅雨季節,就要暴伏了,那時修鞋,容易開裂。”
這時,梅雨季節連綿不斷的小雨竟停了下來,烏云散去,天空開始放晴,還出現了彩虹。
作者:熊有明
來源:揚子晚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