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黨旗由各級黨組織模仿聯共(布)黨旗的式樣自己制作,具體規格式樣不盡相同。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關于中共黨旗式樣的決議,決議中說:“中共黨旗樣式寬闊為三分之二之比,左上角有錘頭鐮刀,無五角星。”
中國共產黨黨旗旗面為紅色,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中國共產黨黨徽底色為紅色,紅色象征革命,黃色的錘頭、鐮刀代表工人和農民的勞動工具,象征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1943年,蘇南敵后環境非常險惡,日寇經常“掃蕩”,國民黨軍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掀起第三次反共浪潮,新四軍16旅部隊,處于敵頑夾擊之下堅持斗爭,奮起抗擊,取得了兩溧反頑戰役的勝利。
為了適應抗戰形勢需要,全面加強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民主政權建設,3月18日,蘇南行政委員會和蘇南行政公署成立,開展了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根據地的敵后抗日民主政權工作,系統地成立了政權機關,使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10月,新四軍向宣長路以北敵后進軍,收復失地,徹底粉碎了日偽的清鄉計劃,蘇南抗日根據地獲得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這一年,部隊和機關開展大生產和整風運動,黨的組織建設得到了加強,戰斗堡壘煥發出新活力,蘇南抗日根據地成為新四軍挺進蘇北和新四軍一師主力南下開辟蘇浙皖邊區的橋梁和穩固的后方。16旅黨委決定制作一面新的黨旗,這項光榮的任務就落在政治部宣傳干事范祖蔭和蘇南劇團歌詠教員陳偉明等同志的身上。
懷著對黨無限的熱愛和忠誠,范祖蔭和陳偉明利用戰斗的間隙,一絲不茍精心制作,很快就完成了任務,得到了16旅黨委的表揚。這面黨旗橫120厘米、豎80厘米,左上角為金黃的五角星、鐮刀錘頭,右下角為中國共產黨的英文縮寫C.C.P。這面黨旗沿襲了土地革命時期的式樣,保留了旗幟上的五角星。
當鮮艷的黨旗展現在大家面前,嘹亮的誓言響徹天空,每一位共產黨員的臉上都寫滿了豪邁,眼中充滿了敬仰,心中升騰起怒放的力量。這面珍貴的黨旗,時刻激勵著黨員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見證了一批批革命戰士成長的榮光,陪伴指戰員流淌過一個個激情燃燒的歲月,仍舊保存完好,色澤鮮艷。
1988年12月,這面珍貴的黨旗入藏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現為二級文物,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教材。透過它,我們能清晰地感受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根植于心底的對黨無限的忠誠與熱愛。
撰稿人:鄒文
以上資料由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