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山海經之燭龍秘境》沉浸式裸眼3D裝置藝術展新聞發布會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舉行。這一全球首個以《山海經》神獸為主題的沉浸式裸眼3D裝置藝術展,將于7月15日至10月8日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展出。
本次展覽聚焦《山海經》中“身長千里、掌自然、控晝夜”的創世神祇燭龍,在2000平方米空間內,通過裸眼3D、全息激光、互動傳感等前沿技術,讓上古神獸“破壁而出”。觀眾可走進“龍鱗”高精度復刻區觸摸細膩鱗片,在“龍息”空間隨ETFE材料模擬的神獸呼吸節奏共鳴,或是躺入8米直徑的“龍眼”LED穹頂,仰望“百萬粒子動態模擬”的宇宙奇觀。展覽主辦方愛得瑪娛樂(上海)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李戴維表示:“我們選擇《山海經》中磅礴的創世神祇燭龍,正是要打造這座聯結上古神話與未來想象的時空秘境,兌現‘讓中國故事發光’的初心。”
區別于傳統靜態展覽,本次展覽獨創“星際啟航-迫降探索-追龍尋緣”劇情線,觀眾化身“宇宙旅人”解鎖秘境。入口處10塊高清LED屏組成的裸眼3D環形空間,讓碎片與星體“穿透”空間滑過,帶來罕見的視覺沖擊;360°全包圍光雕技術打造的“流界”,則讓水、霧、光在身邊“流動”,多感官交互徹底顛覆觀展模式。創意總監Zemo強調:“我們要讓觀眾離開時說‘這是從未見過的體驗’。”
該展覽以數字藝術為引擎,深度探索科技賦能美術館空間的轉型路徑,是上海數字文創產業發展的新進展,為美術館數字化展覽提供新的參考。在中華藝術宮這一上海文化地標舉辦首展,具有雙重深意:既對傳統文化崇高致敬,也對美術館未來形態進行先鋒探索。中華藝術宮黨委書記、執行館長王一川表示:“數字交互技術不僅是視覺奇觀的載體,更是傳統文化的轉譯器。基于這些融匯當代美學與科技呈現出的獨特內容與形式,觀眾也將成為展覽的參與者,去觸摸、去感知、去品味一場混沌、神秘而宏偉的視覺盛宴,獲取在傳統美術館觀展過程中所無法得到的全新多元化體驗。”
作為上海旅游節的重點項目之一,《山海經之燭龍秘境》通過前沿科技手段,以“可觸、可感、可交互”的設計、參與式游戲化探索,打造交互探險劇情線、多感官沉浸空間,創新詮釋上古神話的視覺魅力與哲學內涵。該展覽系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首個數字藝術收費展覽,是中華藝術宮在數字化時代轉型發展、探索中華文化當代美學表達的重要舉措。展覽橫跨暑假、國慶中秋黃金周,將為海內外游客帶來別樣的神話探險體驗,后續將赴新加坡、迪拜等國際都市巡展。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記者 金雨希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校對 王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