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理塘縣幸福路,有一間只有五六張桌子的“蒼蠅館子”,擠滿了外國人。上網一查不得了,旅行攻略書“孤獨星球”,居然還推薦過它,這使我感到十分好奇。
老板姓鄭,如今有五十歲了,四川人,紅光滿面,尤擅言談。他三十年積累了3000多道菜譜。他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卻能使用八種語言和食客對談如流,我更好奇了。
得知我們來自浙江,很快,一個家常豆腐,一個豆尖番茄蛋湯就端上桌。豆腐是用里脊肉炒的,滿滿一大盤,沒有放辣,口感厚實嫩滑。四川人管豌豆嫩葉叫豆尖,高原的番茄曬足了太陽,特別酸,煎蛋在湯里油汪汪晃著。我抄起勺子,只喝了一口,愣住了——這個味道,和我爸爸燒得完全一樣!
怎么回事?一句“你從哪里來”,就能還原家鄉風味,難道他是會讀心術的廚神?
我突然有點想家了。這次旅行,是一向乖乖的獨生女,遲來的青春期叛逆突然爆發,怕父母阻攔,上了火車我才通知家里。擔心和驚愕,使父母怒火中燒,我們隔著電話吵架,冷戰……
走后第三天,媽媽發來一條生日祝福,說希望我天天快樂。
做父母的,總是忍不住先低頭。
我流著眼淚,喝著又酸又咸的豆尖湯。
聽說明天是我的生日,鄭師傅拍拍胸脯說:“想吃什么?包在我身上!”
“牛排?”我故意出難題。這可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小縣城,能做出地道的牛排嗎?
第二天我們如約而至。一大份牛排,竟是就地取材,用牦牛肉制成,香氣四溢,搭配炸得金黃的炸薯條,別有一番風味,鄭師傅笑得十分得意。告別時,鄭師傅一溜煙跑到門口,叫住一位賣蟲草的藏族姑娘,回來的時候,他手里捧著一束粉色格桑花,舉到我面前。在藏地,這是送給新娘子的花,它在高原石縫中綻放,無論多么惡劣的自然環境,它都能驕傲生長。
我們和鄭師傅的友誼持續了十二年,偶爾通話。日子跌跌撞撞、奔涌向前,有幸福快樂,也有苦痛煩惱。他常常給我們寄牦牛肉,寄羊肚菌,我給他寄春天的龍井茶。前陣子他打電話來說,今年的牦牛肉干做好了。取肋條肉,鹵熟風干,帶著藏區獨有的膻鮮,又香又辣。我讓他別老費功夫,可他堅持要寄,盛情難卻。他邀請我們帶著孩子再去318,我說,“會的會的”。那天,我夢見了雪山,它已白發蒼蒼。
作者:梵七七
來源:揚子晚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