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風浪的漁民都有一手絕活,在大海里踩著高蹺捕蝦皮。海州灣里生長小螞蝦,是曬蝦皮的原料。小螞蝦在夏天繁殖很快,密密麻麻在海水里暢游,這時,正是海邊人張網捕撈的旺季。
滿潮的時候,漁民老紀抓緊時間整理好網具,準備下海張網捕蝦皮。
星期天的午后,老紀的孫子星星也要去湊熱鬧。下海不是鬧著玩的,老紀不肯帶他,星星抱著爺爺的兩腿不放,非去不可,老紀沒辦法,只好與老伴一同帶著他來到海邊。老紀在海堤上脫了鞋襪和外套,穿上皮衩,叮囑老伴要看緊星星。
老紀下到淺海,頂著白花花的大太陽,腰上系著繩子,拖著大竹籃,兩只青筋突出的大手緊緊抓著網桿,推著張網,慢慢朝前走。兩手有了沉甸甸的感覺,他就抬起張網,里邊是活蹦亂跳的螞蝦,用小網舀撈起來,放進后邊的大竹籃中。
不知何時,老紀聽后邊有水聲,回頭一看,原來是調皮的星星跟在他身后,撩著海水玩,還沒等老紀說話,星星指著前邊的推網大聲說:“爺爺,你看,網里的蝦子在蹦起啦。”老紀一抬網,挨挨擠擠的螞蝦攪碎了一網陽光,亮晶晶地晃眼睛。
離岸更遠的海中,蝦皮更多,但徑自走進深海有風險,會被海浪推得搖搖晃晃。此時,老紀就在兩腿上結結實實地綁上高蹺,踩著高蹺,推著張網朝前挪。這不是在陸地上踩高蹺跳舞,兩條腿上的高蹺要小心抵抗海水的沖擊,還要小心從淤泥里拔出來,一步是一步,不能踩空,也不能踩歪,眼、手、腳,要配合默契,還要熟悉潮水流動的方向,稍不留意,就會在水里跌倒,那才叫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老紀練習踩高蹺捕蝦皮,可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俗話說,沒有金剛鉆,怎攬瓷器活?周圍的海鳥圍著老紀飛,嘎嘎鳴叫,等著有蹦跳出網的螞蝦,好偷上一嘴。老紀毫不理會這些鳥兒的圍繞,全神貫注地踩著高蹺,穩穩地向前,捕撈的蝦皮是一網又一網。
星星眼睛一眨不眨,看著深海里的爺爺踩著高蹺捕蝦皮,忍不住驕傲地喊叫:“爺爺你好高!你比天上的神仙還要高!”海風吹拂,海浪喧嘩,老紀根本聽不見孩子在喊什么,此時,夕陽西下,天邊的云彩匯成了玫瑰色的河流,老紀腳踩高蹺的剪影,投在海灘上,長長的、堅實的,真有一點神仙下凡的氣勢呢。
作者:王誦詩
來源:揚子晚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