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戲曲人物畫如何在新時代煥發光彩? 一場以水墨為媒、戲韻為魂的藝術盛宴給出了動人答案。7月5日下午,備受矚目的“高多中國畫作品展”在南京玄武藝術館盛大啟幕。本次展覽由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主辦,江蘇省民主建國會書畫院、南京漢風書畫院、南京玄武藝術館聯合承辦,南京蒼潤齋文化、南京萊斯文化、荷香居共同協辦,知名策展人熊繼平擔綱策劃。展覽集中呈現了藝術家高多近年來創作的水墨戲劇人物畫力作,并特邀高馬得、朱新建、高晴、李曉恒等九位藝術家的作品聯袂展出,共同譜寫一曲水墨與戲韻交融的視覺樂章。
承古韻·譜新篇:戲墨相生的藝術探索
高多,江蘇南京籍書畫家,深得中國當代戲劇人物畫大師高馬得藝術精髓。其作品以獨特的水墨語言詮釋戲曲舞臺上的經典瞬間,在繼承傳統文人畫意趣的同時,融入現代審美視角。展覽精選了《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游園驚夢》、《十世修來同舟渡》、《白蛇傳》等代表作,筆觸靈動傳神,墨色酣暢淋漓,將戲曲人物的身段、神情與故事內蘊凝練于方寸之間,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水墨藝術在表現戲劇張力與靈魂上的無限潛能。
開幕式由戴維主持。中國戲曲人物畫研究會代表、江蘇省民建書畫院院長蕭和先生在致辭中熱烈祝賀展覽開幕。他指出,高多的藝術創作扎根于深厚的傳統文化土壤,其水墨戲劇人物畫不僅是對馬得先生藝術脈絡的傳承,更是對戲曲藝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代表達。作品兼具傳統筆墨功力與時代精神,為觀眾搭建了一座連接古典戲曲美學與現代審美體驗的橋梁。藝術家高多本人致謝了各方支持,分享了專注于戲劇人物畫的創作心路,強調了對戲曲藝術精髓的感悟與水墨形式探索的結合。玄武藝術館館長熊岱平先生在致辭中,特別贊賞了高多先生獨特的藝術人格。他形容高多在日常生活中隨性灑脫,不拘小節,盡顯藝術家的真性情;然而一旦進入創作狀態,則展現出令人肅然起敬的嚴謹與專注,對每一筆線條、每一處墨色都精益求精。
群賢聚·話丹青:共繪水墨戲曲新圖景
展覽開幕式后舉行了簡短的交流活動。特邀藝術家代表高晴、李曉恒等也先后發言。 他們對高多在戲劇人物畫領域取得的成就表示贊賞,認為其作品在捕捉戲曲神韻、提煉水墨語言方面獨具匠心,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了微妙的平衡點,為戲曲人物畫的當代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探索路徑。
現場還特別安排了昆曲刀馬旦名家鄭懿女士的助興表演,悠揚的曲韻與靈動的水墨相得益彰,營造出沉浸式的藝術氛圍,讓觀眾得以在視覺與聽覺的交融中,更深刻地體會水墨戲劇人物畫的獨特魅力。
“高多中國畫作品展”將持續展出至7月15日。 這場融合傳統戲曲精魂與現代水墨表達的展覽,不僅是對高多個人藝術生涯的一次梳理,更為觀者理解水墨藝術在當代的多元可能性,尤其是其表現動態戲劇美學的潛力,提供了生動而富有啟迪意義的案例。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馮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