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加速,"數字游民"(Digital Nomad)群體正快速崛起。這類依托互聯網實現地理自由的新型工作者,已突破3500萬規模。他們通過遠程協作工具在全球各地流動辦公,重新定義了工作與生活的邊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數字經濟體之一,正迎來工作方式變革的關鍵期。
7月5日《迎接數字游民時代:數字游民社區的崛起與機遇》新書首發式在江蘇書展成功舉行。鳳凰集團黨委委員孫敏、上海博爾捷數字科技集團董事長侯正宇等嘉賓出席活動。這部由鳳凰職教策劃、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統研究數字游民生態的專著,吸引了產學界廣泛關注。
發布會現場,江蘇鳳凰職業教育圖書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永貞在開幕致辭中強調:"本書首次構建了數字游民發展的理論框架,對把握數字經濟時代的工作方式變革具有里程碑意義。"
據出版方介紹,該書由三位跨領域專家聯袂撰寫,從技術基礎、組織形態、經濟模式等維度,系統分析了遠程辦公催生的新型工作生活方式。書中針對政策制定、企業管理和個人發展提出的解決方案,尤其具有現實指導價值。
"數字游民現象正在重塑全球勞動力市場格局。"本書作者代表、原中共欽州委副書記高樸在發言中表示。這位區域經濟、企業戰略與數字經濟研究者,結合其園區建設經驗指出:"工作與生活、旅游、體驗的深度融合,將成為未來職場的重要特征。"
上海博爾捷數字科技集團董事長侯正宇從企業實踐角度解讀稱:"本書提出的'彈性組織'模型,為企業在人才管理、辦公模式等方面的創新提供了重要參考。"
發布會現場還舉行了贈書儀式,多家企業代表獲贈首批出版物。
在隨后舉行的主題座談上,與會專家圍繞數字游民群體的收入結構、技能發展、社群建設等現實議題展開深度研討。旅游博主"紅磚姐姐"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數字游民在職業發展與環境選擇方面的實踐經驗。
業內人士評價,該書的出版填補了國內相關研究空白,其創新性在于將數字游民現象置于數字經濟整體發展框架中考察,為理解未來工作形態提供了系統性思考。隨著新書在全國發行,預計將引發社會各界對工作方式變革的更多探討。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