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員陳意涵在社交媒體發視頻稱,自己做完臉部項目突發腫脹歪斜,求助人工智能ChatGPT后,卻得到“溫毛巾熱敷一天23次且每次1015分鐘”的離譜建議,所幸兩小時后自愈。
醫美雖能變美,風險不容忽視,如何安全變美?做完項目選擇冷敷還是熱敷?記者請教了南京市第二醫院整形美容外科副主任醫師劉寧。
不久前,在熱播的電視劇《以美之名》中,新娘為了在婚禮上呈現完美狀態而注射了劣質玻尿酸,導致呼吸困難,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專家坦言,現實生活中,類似情況也不在少數,隨著人們對美容追求及安全的擔心,創傷小,恢復快的注射類微整形,被愛美人士廣泛接受。但是由于注射來源的玻尿酸是外來的生物制品,存在因無菌操作不嚴格引起的感染、液化,小分子的透明質酸顆粒栓塞導致的嚴重的并發癥如失明,腦卒中等不良事件。劉寧主任提醒,注射填充類醫美項目務必選擇正規機構,找有資質的整形外科或皮膚科醫生,正規有國家批號的產品。這三點缺一不可。出現異常情況應第一時間就醫,AI建議不可輕信。
劉寧主任分享,此前南京的汪女士因渾身乏力,吞咽困難半日來到醫院就診。醫生詢問病史后,發現汪女士為了美容目的,當天下午在“美容工作室內”注射某種不明藥物,當晚發現喝水吞咽困難。整形外科醫生在接診后分析病情:吞咽困難與注射不明藥物有很大關聯性,存在神經肌肉麻痹的表現。臨床中,像汪女士這般的求美者屢見不鮮,不同項目的治療效果和治療過程面臨的風險和副作用也是不同的。
專家建議,選擇醫美項目前要首先明確自己的需求,了解各個項目的原理、適應癥、風險及術后注意事項等,與專業醫生進行面診溝通;醫生會根據求美者的原生條件、個人喜好等多方面進行分析,設計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生活中,如果出現像陳意涵這種醫美后臉部腫脹,熱敷有用嗎?劉寧主任表示,整形術后,為了加速消腫,大多求美者都會選擇冷敷及熱敷的方式,但何時冷敷、何時熱敷是有區分的。
冷敷——術后72小時內:一般術后24小時-72小時內是急性腫脹期。此時合理的冷敷可以降低組織炎癥反應程度,加快組織修復,使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減輕局部充血,減輕組織的腫脹程度,也可以降低淤青的出現概率。
如何冷敷?用紗布或干凈的毛巾包裹冰袋敷在手術部位,一次冷敷30分鐘左右,每天冷敷2-3次,每次間隔2-3小時左右,遵醫囑可視情況增加或減少次數及時間。
熱敷——術后72小時后,血流減速,淤青開始慢慢出現,這時可開始熱敷,通過溫度加快局部血液循環,使皮下血管擴張,從而達到加速消腫的目的。
如何熱敷?用毛巾或紗布包裹熱水袋敷在傷口淤青部位,注意水溫不宜過高,時刻觀察皮膚狀態,且需保持切口部位干燥不可沾濕,每次敷30分鐘左右,保持溫度適宜,每日2-3次即可。對于部分易出血的如眼袋手術,建議不熱敷,防止再次出血,最好跟主刀醫生溝通后再執行。
通訊員 張詩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呂彥霖
校對 王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