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一種復雜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臨床表現多樣,病因較為復雜。在育齡期婦女中發病率約為6%~10%,占無排卵性不孕癥的75%。是育齡期女性排卵障礙性不孕中最常見的內分泌紊亂性疾病,可導致月經紊亂、不孕不育,還常伴有代謝紊亂。為此,我們特邀江蘇省中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中醫師郭銀華為大家解讀“多囊卵巢綜合征”相關知識。
圖源:視覺中國
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目前尚未形成完全明確的、公認的發病機制,學術界提出了多種假說,主要包括遺傳因素、內分泌代謝異常、環境因素及表觀遺傳學改變等。”郭銀華表示,多囊卵巢綜合征的遺傳因素假說認為,該病可能具有家族聚集性,比如部分患者的母親、姐妹或姨媽有相同病史,提示該病可能受多基因遺傳影響。此外,部分患者的父親存在高雄激素性脫發,進一步支持該病與雄激素代謝相關基因的遺傳易感性有關。
內分泌代謝假說指出,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及高雄激素血癥在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中起關鍵作用。肥胖、慢性低度炎癥和脂肪因子異常也可能加劇代謝紊亂。
環境因素假說認為,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糖高脂飲食、缺乏運動)、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如雙酚A)及胎兒期高雄激素暴露(如母親孕期雄激素過高)可能增加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病風險。
郭銀華介紹,目前認為多囊卵巢綜合征是遺傳易感性、內分泌代謝異常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其具體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闡明。
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表現因人而異,需綜合判斷
郭銀華介紹,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因人而異,并非所有患者都具備典型癥狀,需結合病史、體檢、實驗室檢查和超聲等綜合判斷。具體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1)月經及排卵異常:以月經稀發、閉經多見,但也有人表現為月經淋漓不盡、月經不規律。排卵異常會導致無排卵性不孕及流產;
(2)高雄激素相關表現:多毛、痤瘡、脫發、生化高雄;
(3)超聲顯示多囊樣改變(PCOM);
(4)肥胖及代謝異常:肥胖、胰島素抵抗、糖尿病、血脂異常;
(5)長期健康風險:子宮內膜癌、心血管疾病、心理問題等。
40%左右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伴有肥胖癥
針對肥胖和多囊之間的關系,郭銀華介紹,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患者大多有代謝功能的障礙,表現為胰島素抵抗,大約有40%左右的患者伴有肥胖癥。“肥胖會進一步加重胰島素抵抗,加重多囊卵巢綜合征,而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加重又會導致進一步的肥胖,所以兩者之間有著關聯,我們需要打破其中的惡性循環,從減重入手控制本病”。
體重減輕10%~20%就有相應的患者月經能夠大致恢復正常。“但很多患者對于減重有一些誤區,會通過完全的節食來進行減重,這個是不可取的,因為完全節食會導致代謝的進一步下降,養成一吃就胖的體質”。郭銀華強調,科學飲食、科學減重顯得尤為重要,要學會控制飲食、增加運動。
多囊卵巢綜合征可以影響不同年齡段女性
青春期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最主要的會出現多毛、肥胖及月經的失調(包括閉經、月經稀發、功能性子宮出血等),伴隨而來的就是子宮內膜的病變,比如子宮內膜的復雜性增生,甚至是子宮內膜癌。
育齡期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除了月經異常及內膜病變之外,由于排卵障礙,往往表現為不孕癥,而且如果排出的卵泡質量欠佳,特別容易出現胚胎停止發育。
圍絕經期及老年期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現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問題。
中西結合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所致的不孕癥有獨特優勢
郭銀華表示,臨床上對于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治療有很多的方法:1.改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控制體重;2.降雄激素的藥物,包括口服避孕藥等;3.改善糖耐量異常的藥物,比如二甲雙胍;4.促排卵藥物,如果有生育要求可以使用來曲唑、尿促性素等來促排卵;5.中藥調理可以貫穿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治療當中,有著從根本上進行調理且副作用小的優勢。
據了解,江蘇省中醫院生殖醫學科開設了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專病門診。“對于此類患者,我們通常會對患者夫婦進行相關檢查,排查出其余的不孕不育原因。然后針對性地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郭銀華介紹,中醫方面傳承了夏桂成國醫大師的經驗,運用補腎調周法結合辨證論治來進行調理,必要時輔助西醫促排卵治療,排卵期指導同房,有的放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對于反復促排失敗、伴有子宮內膜異位癥、輸卵管不通、男方少弱畸精癥等患者,還可以按流程轉生殖醫學科進行人工授精、試管嬰兒治療。一旦懷孕,轉入保胎治療。通過生殖醫學科的強有力的綜合性保胎力量,大部分患者通過系統診治,可以獲得滿意的效果。
通訊員:麻云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萬惠娟
校對 王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