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是第30個全國“愛眼日”,今年活動的主題是“關注普遍的眼健康”。 針對近年來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低齡兒童近視呈高發態勢的現狀,南京愛爾眼科醫院視光科主任呂心印就科學防護近視、養成良好用眼習慣等問題作出專業解讀。
低年級兒童近視率攀升
缺乏戶外活動成主因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小學生近視率達36.7%,初中生達71.4%,高中生達到81.2%。呂心印主任指出,現在小學低年級(一至三年級)兒童的近視率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這個年齡段就近視的孩子,成年后往往會發展為高度近視。”
他提到,近視率較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孩子們普遍缺乏戶外活動。專家建議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不應少于 2 小時,但實際上很多孩子連 1 小時都難以保證。另外,長時間看書、寫字以及使用電子產品等過度用眼的行為,也是導致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呂心印主任表示,近視防控的核心目標是降低近視的發病率,同時控制已近視孩子的度數增長,盡量讓他們成年后的近視度數較低。“近視度數增高會使眼軸增長,可能引發周邊視網膜病變或黃斑區病變,這些病變在后期可能會對視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所以近視防控至關重要?!?/p>
“孩子近視后,不能只是驗個光就配鏡,一定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全面的檢查評估。” 呂心印主任提到,近視的孩子需要先到視光科,由眼科醫生進行全面評估后,再決定是否進行散瞳驗光。視功能檢查能夠輔助確定配鏡度數,為近視防控提供依據。由于近視多是因為眼軸發育過快,因此定期監測眼軸長度可以追蹤度數的增長情況。此外,新增的眼底檢查(如數模梯形圖)等輔助手段,能夠幫助醫生為孩子制定個性化的防控方案。
專家建議,近視兒童每三個月復查一次,以監測度數和眼軸的變化;視力正常的兒童也建議每三個月檢查一次,觀察眼球發育參數是否正常,是否有快速向近視發展的趨勢,以便早發現、早干預,避免或推遲近視的發生。
近視干預刻不容緩
臨床防控手段科學多元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近視度數比較低的話,不需要戴眼鏡。對此,呂心印指出,數據表明低度近視若不及時干預,度數會快速增長。更規范的做法是,孩子一旦確診近視,就應通過佩戴眼鏡矯正視力,使其達到清晰狀態,這或許能減緩近視發展速度。
近視后難以逆轉?度數只會越來越高嗎?專家解釋道,近視主要是眼軸變長導致的,而眼軸一旦變長,通常無法再縮短。雖然個別孩子短期內可能因眼睛彈性使眼軸略有縮短,但從長遠來看,眼軸縮短是不可能的。“隨著年齡增長,眼軸會繼續增長,這也是兒童近視度數容易增加,而成人后度數相對穩定的原因?!?/p>
呂心印介紹,目前臨床干預近視主要有光學干預和藥物干預兩大類手段。其中,光學干預包括角膜塑形鏡(OK 鏡)、離焦 RGP、離焦軟鏡等隱形眼鏡,以及離焦鏡片、周邊離焦鏡片等框架眼鏡;藥物干預主要是低濃度阿托品?!熬唧w選擇哪種方式,需要眼科醫生根據檢查結果綜合評估,制定最合適的防控方案?!?/p>
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近視呢?呂心印給出了以下建議:一是保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建議每天在陽光下進行 2 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每周累計達到 14 小時以上;二是控制近距離用眼時長,學習時每 20-30 分鐘應休息一下;三是注重用眼環境,建議在明亮的環境下學習,這有助于降低近視發生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萬惠娟
拍攝剪輯:萬惠娟
校對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