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省一男孩在游泳后頻繁出入空調和室外高溫環境,突然開始嘔吐、冷汗直冒。他的媽媽劉女士扶著小洪原地休息后,癥狀仍然沒有得到任何緩解,反而還出現了腹痛、頭暈、乏力等癥狀。隨后,劉女士趕緊將孩子送往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冷中暑”。
中暑還分冷、熱?
一般中暑是高溫戶外活動引起的熱中暑,冷中暑是處于溫度較低的空調環境下,突然到室外的高溫環境,人體不能迅速適應溫差變化(超過5℃),產生怕冷、無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適癥狀。
什么情況下會發生“冷中暑”?
進出溫差大的環境,易對血液循環系統構成挑戰,溫差越大冷中暑出現的幾率就越高。常見場景如下:
1.長時間待在空調房,突然從低溫環境進入室外,使得身體的調節機能無法適應,導致散熱功能障礙。
2.過度貪涼,食用大量冷飲,使得胃腸道受到刺激,引發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
3.睡覺時,空調溫度過低,或風扇直吹身體,導致身體受寒。
怎么預防冷中暑?
切換室內、室外要讓身體有個循序漸進的“冷適應、熱適應”過程。
1.合理使用空調
·控制溫度:空調溫度應設置在26℃以上,以與外界溫差不超過5℃為宜,且要避免冷風直接吹向人體。
·定時通風:避免長時間處于密閉的空調房間,每隔2-3小時要開窗通風或適當外出走動。
2.避免驟熱驟冷
適當緩沖:從室內到室外時,提前關閉空調并開窗通風,避免身體突然接觸高溫環境中。從室外進入空調房前,可逐步調低空調溫度,或在陰涼處休息,讓身體逐漸適應溫度變化。
3.科學補水與飲食
·多喝水:夏天出汗多,要少量多次補充水分,建議飲用溫水或常溫飲料。
·合理飲食:推薦以下兩種食療方案。
藿香陳皮生姜茶
材料:藿香5g、陳皮3g、生姜3片。
做法:將生姜洗凈,切薄片,加入藿香和陳皮,再加300ml開水泡10-15分鐘即可飲用。
生姜香薷粥
材料:香薷15g、生姜20g、粳米30g。
做法:香薷、生姜和粳米洗凈,生姜切薄片;先將香薷用水煮20分鐘,只留藥汁,再將香薷藥汁、生姜和粳米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熬煮1.5小時即可。
出現冷中暑怎么辦呢?
與熱中暑的處理不同,癥狀輕微的,可適量飲用生姜紅糖水或姜湯,服用藿香正氣水。如果癥狀比較嚴重,要盡快送往醫院進行救治。禁止冰敷、喝冷飲,避免加重寒濕。
來源:蘇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