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明亮的辦事大廳、設施完備的多功能區域、愈加豐富的服務內容……經過改造升級,蘇州市相城區黃橋街道市民服務中心終于和大家見面啦。
為實現“只進一扇門、辦好所有事”,黃橋街道通過資源整合、數智賦能、機制創新,高標準打造集便民服務、矛盾調處、文化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市民服務中心,全力構建“大服務、大調解、大治理”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煥新后的市民服務中心總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分為三大功能區域,即便民服務中心、綜治中心和文化活動陣地,可以實現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與資源互補,更好滿足群眾的辦事和文化需求。
便民服務中心:探尋服務增值“新路徑”
便民服務中心大廳設有咨詢(引導)區、等候區、自助申報區、事項辦理區,將涉及自然人和法人的278項業務全部聚合至“一門”辦理。今年以來,中心辦件總量17187件,日均辦件量95件。
中心還設立了工作日“午間不打烊”、周六“預約服務”特別窗口以及24小時自助服務區,確保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事項“7×24”服務不斷檔,大家可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時間,避免長時間在辦事大廳等待。
綜治中心:打造多元解紛“終點站”
為強化綜治中心與便民服務中心的資源共享和雙向聯動,矛盾調處窗口與便民服務窗口設在同一個大廳。根據轄區矛盾糾紛高發類型,綜治中心設置了4個窗口,并邀請相應職能部門參與,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此外,中心還設置了心理咨詢室、社區警務室、老張調解室、老書記調解室、公共法律服務室和融訴驛站等功能室,邀請全國模范調解員、專業心理咨詢師、老書記等資源為調處各類矛盾糾紛助力。
文化活動陣地:點亮美好生活“每一天”
圍繞文化活動多樣化的目標,市民服務中心二樓集中開放了健身活動室、兒童樂園、書畫室、舞蹈室、書場、圖書閱覽室等公共文化場館,形成與周邊的黃橋文體中心、老年大學等文化陣地功能互補、良性互動的格局,有效打通了便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針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暖蜂驛站配備了飲水機、微波爐、座椅等便民設施,服務范圍覆蓋周邊快遞外賣站點的工作人員。街道黨群服務站的“鋒巢”超市積分兌換點,可以激勵在職黨員、居民志愿者參與基層治理。中心還融合了人大代表之家、政協委員之家和青年之家,充分將代表委員們的資源優勢融入民意收集、矛盾調處等工作中。
從“各自為政”到“攥指成拳”,從“傳統調解”到“智慧治理”,黃橋街道將持續加強市民服務中心運行質效,努力探索出一條可借鑒、能推廣的基層社會治理“黃橋實踐”,全力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玉琴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