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領雞蛋?
小魚提醒
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
餡餅背后,都是陷阱
!!!
在街頭巷尾、社區公園,您是否見過這樣的場景:熱情的工作人員招呼著路過的老年人,“掃碼就送雞蛋”“免費領取禮品”“聽講座送面條醬油”……這些看似好心的“免費”活動背后,可能暗藏精心設計的消費陷阱。近期,各地市場監管局接到了多起以免費禮品為誘餌欺詐老年消費者購買保健品的投訴舉報。
為切實維護老年消費者合法權益
市市場監管局、市消保委
聯合發布消費警示
幫助老年朋友識別騙局
↓
免費禮品:甜蜜誘餌下的危險陷阱
“掃碼領雞蛋”“免費送米送面”是不法商家最常用的誘騙伎倆,他們利用老年人勤儉節約的特點,用小恩小惠吸引老年人參加所謂的“健康講座”或“產品推介會”。在封閉的環境中,商家會安排“專家”進行養生講座,雇人當托現身說法,制造爭先恐后購買產品的假象。不少老年人因盲目信任這些所謂專家或名人的介紹,輕易選購了大量夸大功效的保健產品。
更令人憂心的是,市場監管部門發現部分私域直播間以“養生講座”“健康咨詢”等名義,通過夸大功效、虛構案例、虛假評價等手段推銷號稱有養生功效的產品,存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風險。
保健產品營銷的十大騙局套路
除了免費禮品陷阱外
不法商家還設計了多種
針對老年人的欺詐套路
▼▼▼
1.假借公益欺騙:以讀者俱樂部或生活館名義宣傳,組織“夕陽紅旅游”等公益活動,讓“專家”講解養生知識后一對一誘導購買高價產品。
2.冒充專家恐嚇:虛假包裝“假專家”,組織健康講座和體檢,讓消費者產生恐懼心理,再通過“診療”銷售高價產品。
3.免費旅游陷阱:組織免費旅游期間安排“體檢”,謊稱參加“體檢”的游客有極大患癌風險制造恐慌,借機推銷產品。
4.親情推銷攻勢:狠打“親情牌”,認“干爹”“干媽”,抓住老年人孤獨心理哄騙購買。
5.“會員優惠”陷阱:承諾成為會員后產品價格可優惠,介紹朋友還有高額回扣,誘騙老年人掉入傳銷陷阱。
6.虛構權威認證:使用“國內唯一一款”“全球認證”“美國XX醫學院臨床證明”等虛假認證信息,將普通產品偽裝成高科技產品。
7.自編自演宣傳:通過播放虛構的體驗者回訪視頻,懸掛錦旗等形式宣傳產品功效,在體驗活動中自編自導搶購場景。
8.“預付式消費”陷阱:以充值金額越大,禮品贈送越多、檔次越高為“誘餌”,誘導老年人進行大額充值。
9.違法廣告宣傳:在普通酒類、飲品中添加非法化學成分,通過廣告宣傳將普通飲品包裝成治百病的“神藥”。
10.量身定制誘導:針對消費者病情拿出“量身定做”的營銷方案,渲染病情嚴重性,鼓吹產品效果優于正規醫療。
三招教您辨別正規保健食品
面對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市場
老年消費者應如何辨別真偽?
▼▼▼
1.保健食品認準“藍帽子”標識。購買保健食品時,認準“藍帽子”標識及“國食健字”或“衛食健字”批準文號。注意查看商家是否有《食品經營許可證》,其經營范圍是否含有保健食品銷售。
2.分清食品、保健食品和藥品。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任何宣稱“根治糖尿病、高血壓”“抗癌防癌”等功效的產品均涉嫌違法。普通食品更不得宣傳疾病治療功效。
3.選擇正規購買渠道。購買藥品要選擇正規醫院、正規藥店,避免通過街邊小攤、無證無照小店、陌生人推薦等渠道購買。進行大額消費前,應與子女或親朋好友溝通,提高辨別意識。
消費維權
當您的消費權益受到侵害時
請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保存證據:索要銷售票據,保留產品包裝、說明書、付款記錄、宣傳資料等,特別注意留存銷售人員承諾的錄音、視頻證據。
及時投訴:撥打12345或12315投訴舉報熱線。
重大案件舉報:涉及重大健康損害或群體糾紛,可直接向屬地市場監管部門舉報,市場監管部門將嚴厲打擊侵害老年人權益的違法行為;對可能涉及傳銷或詐騙行為的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溫馨提示
市民朋友們不妨多花點時間了解父母的消費需求、消費習慣,提供科學消費建議,給予生活上的悉心照顧。多一些陪伴,多一份耐心,共同為老年人營造舒心養老的幸福晚年生活環境。
也請老年朋友們謹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免費背后常藏陷阱。一定要經得住誘惑,不貪小便宜,保護好自己的養老錢!
素材來源:蘇州市場監管
點贊+推薦
分享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