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明天4時5分
我們將迎來小暑節氣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
小暑的到來標志著梅雨季節的結束
最熱的三伏天要來了
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
小暑三候
一候溫風至。滾滾熱浪在大地上翻騰,可樹蔭下的微風卻總有一份恬靜、一絲清涼。
二候蟋蟀居宇。蟋蟀逃離曬得發燙的田地,來到房屋屋檐下,唱著歌享受時光。
三候鷹始鷙。老鷹在天際徜徉、盤旋,享受陣風帶來的清涼。
小暑習俗
吃三寶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在這個時節素有吃三寶——黃鱔、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食新
據說“食新”乃“食辛”,是“小暑”節后第一個辛日。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故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曬伏
小暑時節,民間還有曬書畫、衣服的習俗。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小暑前后,日照時間最長,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選擇這一天“曬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霉防蛀。
小暑養生
隨著小暑的到來,我們要多吃一些汁液比較多的水果,比如說西瓜,平時也可以適當補充一點檸檬水、淡鹽水,因為人體汗液的排出也會伴隨著鹽分的排出。
規律起居忌暴曬
夏季的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做相應的調整,以晚睡早起為宜,即“天睡我睡,天醒我醒”。此外,午休的習慣有助于養心氣,時間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以彌補夜晚睡眠之不足,保持精神充沛。外出活動時最好打傘、戴帽子,避免長時間的強烈日曬。
平心靜氣忌過汗
夏季對應于心,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就需要養護好心臟。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適度出汗可以抵御外邪的侵襲。但若過度出汗,則會耗損陽氣,而導致心慌、氣短等癥狀。因此,暑熱天氣要防止過汗,保持平心靜氣,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這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保護陽氣忌貪涼
小暑炎熱,陽氣外浮,外熱而內虛,最容易出現陽氣虧虛諸癥。吹空調、吃冷飲、沖冷水澡是很多人選擇的消暑方式,但炎熱的夏季人的汗孔、肌膚腠理均處于開泄狀態,輕則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適,重則中陽受損,寒邪內伏,遺留大病之根。
隨著小暑的到來
意味著入伏不遠了
今年“三伏天”共計30天
初伏是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是7月30日—8月8日
末伏是8月9日—8月18日
南通市氣象臺今早的預報顯示
今天最高氣溫可達38℃
目前生效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大家注意防暑降溫
不過,熬過今天的酷暑
明天起南通高溫將有所緩解
且局部迎來陣雨和雷雨
盛夏正當時
吃一片冰西瓜
喝一碗綠豆湯
來一杯涼茶飲
……
愿所有人都能在炎炎夏日
尋覓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清涼
來源:綜合新華社、南通天氣發布等
封面圖: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