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的“蘇超”聯賽,南京“鹽水鴨”1比0小勝無錫“水蜜桃”,“南哥”的頭銜被暫時戴到了南京的頭上。可縱觀整張積分榜,南通依然占據榜首位置,“南哥”的地位牢不可破,南京仍需努力啊!
這就是眼下最為火爆的江蘇城市足球聯賽,上座率爆滿,風頭一時蓋過了中超、英超甚至是歐冠決賽,有人或許會問,這跟文旅有什么關系呢?
嘿嘿,這關系可大著呢!昨天的南京五臺山,上萬名球迷冒雨涌入場內,不少無錫球迷提前到達,比賽結束后選擇留在了南京。來的都是客,他們品嘗著當地美食、欣賞著當地美景,這種“看球+文旅”的新模式,正成為“蘇超”最為亮眼的一張標簽。
顯然,各地政府敏銳地抓住了這一賽事的流量——常州率先宣布在端午節期間,對揚州市民免費開放全市所有A級景區,恐龍園還專門增設15個兌換點,以應對客流高峰,因為前兩天常州坐鎮主場踢揚州;鎮江和宿遷的比賽也照葫蘆畫瓢,鎮江的國家級景區向宿遷市民免費開放,球迷還可憑比賽門票享用美食折扣;淮安發放了“100元吃貨球迷狂歡套餐”,也趁機向前來觀賽的外地球迷推薦本地美食。
足球在這里已經不僅僅是競技運動,而是一張誠意十足的“城市請柬”,在“蘇超”的外殼之下,江蘇各地把地域文化、旅游資源和消費場景深度捆綁,將體育的激情轉化為文旅的“留量”,讓球迷們因為一場球,愛上一座城,更希望借鑒貴州的“村超”品牌,打造江蘇自己的“蘇超”,也為全國文旅融合提供一份可以復制的“江蘇樣本”。
其實,在我看來,“蘇超”恐怕還真是難以復制的——13座城市經濟發展各有千秋,美食美景互不相讓,就連“南哥”的帽子該由誰來戴,也始終沒個定論,城市之間的“恩怨情仇”三天三夜也講不完。要說缺憾,當然也是有的,“蘇超”聯賽畢竟只是省內流動,如何吸引外地球迷和游客,只靠玩“梗”是沒用的,“蘇超”得踢出特色、踢出精彩,請個重磅外援比如C羅來。。。。也許也不是不行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祚波
校對 朱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