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深”一度·這條路,習主席為何稱其“名垂青史”?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6-16 09:12:00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讓我們把目光聚焦歷史深處的絲綢之路。
這條路,不僅是經貿往來之路,更是和平合作之路、文化交融之路。從張騫策馬到玄奘西行,再到傳向世界的“四大發明”,“古絲綢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戰馬和長矛,而是駝隊和善意;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
元首外交所達之處,有帶著濃厚伊斯蘭文明色彩的中亞古城撒馬爾罕,有印度文明古跡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廟群......讓文化和自然遺產“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世界文明百花園中,美美與共的種子生根發芽。
友情鏈接: 中國網信網 新華網 人民網 中國江蘇網 新華報業網 鄉村干部報網 江南時報 中國晚報攝影學會網中國禁毒網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系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江蘇揚子晚報有限公司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