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7月3日訊 (通訊員 吳蘭現 記者 王國柱 ) 在數字時代,監控設備已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角落,為人們的生活和安全提供了諸多便利。然而,當監控設備的安裝和使用超出合理邊界,就可能引發一系列問題。近日,泰興就發生了一起因鄰居監控“越界”而引發的糾紛,最終訴至法庭。
牛大姐家住在村子中間,東西兩側緊挨著何叔和季嬸家。三戶人家門前都有小院,屋后是自留地,原本鄰里關系和睦。但自兩年前何叔和季嬸家陸續安裝監控后,牛大姐便覺得渾身不自在。她發現何叔家的旋轉監控具有追蹤人像功能,自己走到哪就跟到哪;季嬸家前后兩個監控,連自己去地里干活穿什么衣服都拍得清清楚楚。從自家大門到菜地的路徑,全在監控畫面里,這讓她感到十分尷尬和困擾,于是將何叔和季嬸告上了法庭,要求拆除兩家“越界”的監控。
庭審中,面對牛大姐的指控,何叔表示,兒子給裝的360度攝像頭是為了怕老兩口在家出事,探頭裝在自家院墻,拍的都是公共區域。季嬸則稱后院裝監控是因為果樹老被偷,前院裝監控是為了看孩子,并且強調她家監控是有固定角度的。
為查明事實,承辦法官來到村里實地勘查。經勘查發現,何叔家的旋轉監控確實會持續拍攝牛大姐進出院落的畫面;季嬸家后院的監控雖“只照果樹”,但因安裝角度偏高,連帶拍到了牛大姐家菜地的畫面。承辦法官當場用激光筆標出邊界,指出這種行為就如同拿望遠鏡看風景,鏡頭伸到別人家陽臺是不妥當的。
經過法官的耐心調解,雙方最終達成協議:何叔將旋轉攝像頭改為固定角度,刪除人臉追蹤功能;季嬸家后院探頭下移30厘米,確保只拍攝果樹區域;兩戶存儲的涉及牛大姐的視頻立即刪除。
法官提醒廣大市民,在安裝和使用監控設備時,要充分尊重他人的隱私權,合理設置監控范圍,避免因監控“越界”而引發不必要的糾紛,共同營造和諧、文明的社會環境。
校對 王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