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胡含嫣
科技巨頭谷歌對歐盟41億歐元罰款的上訴遭受重大挫折。
當地時間6月19日,據外媒報道,歐盟最高法院歐洲聯盟法院的首席檢察長兼法律顧問茱莉安?科科特(Juliane Kokott)表示,支持歐盟委員會此前對谷歌的反壟斷裁決,建議駁回谷歌的最終上訴并對其處以41.2億歐元罰款(約合人民幣341億元)。對此,谷歌方面表示“失望”。
這起案件可以追溯至2018年7月,當時,歐盟委員會指控谷歌通過三項非法行為鞏固搜索壟斷地位,包括強制手機廠商預裝谷歌搜索和Chrome瀏覽器作為Play商店的授權條件,向特定制造商支付排他性預裝費用,以及禁止廠商使用未經谷歌認證的安卓分支系統。因此,歐盟委員會對谷歌開出了創紀錄的43.4億歐元巨額罰單。
2022年9月,歐盟普通法院將罰款下調至41.25億歐元,但維持歐盟的核心裁決。隨后,谷歌向歐洲最高法院歐盟法院提出最終上訴。
預計歐洲法院將在未來幾個月內作出最終裁決,目前看來,谷歌難以逃過這筆巨額罰款。歐盟法院在19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首席檢察長科科特在今天發表的意見中建議法院駁回谷歌的上訴,維持普通法院的判決。”
科科特在一份非約束性意見中指出,谷歌的辯護邏輯“不成立”。她反駁了谷歌提出的“監管公司應將谷歌與其他同等競爭對手進行比較”的論點,認為谷歌憑借其在安卓生態系統的主導地位迫使用戶只使用谷歌搜索,這種行為構成壟斷。
盡管總檢察長的提議不具備約束力,但分析指出,法官往往會采納其意見,從過往經驗來看采納概率達到80%。
對此,谷歌方面表示,對科科特的判決感到“失望”,該判決“將阻礙對開放平臺的投資,并損害安卓用戶、合作伙伴和應用程序開發者的利益”:“安卓為每個人都創造了更多選擇,并支持了來自歐洲和世界各地的數千家成功企業。”
從2010年至今,谷歌已因包括此案在內的三起反壟斷調查被歐盟累計判罰82.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83億元),另外兩起反壟斷調查分別針對谷歌購物(Google Shopping)以及AdSense廣告服務。
此外,在大洋彼岸,美國司法部仍在堅持要求拆分谷歌。今年5月,關于谷歌在線搜索反壟斷案件補救措施的開庭審判正式結束,美國司法部仍然敦促法院對谷歌采取嚴厲的補救措施,包括要求其出售Chrome瀏覽器。法官將爭取在今年8月之前就該案的補救措施作出裁決,谷歌已宣布,公司將在補救措施確定后對該案提起上訴。
19日當天,谷歌(Nasdaq:GOOGL)股價跌1.49%收于每股173.32美元,總市值2.11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