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6月8日,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渤海億噸級油田群——墾利10-2油田群開發項目(一期)中心處理平臺,成功完成海上浮托安裝,打破渤海區域油氣平臺尺寸和重量紀錄,為我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增儲上產打下基礎。
墾利10-2油田中心處理平臺是一座集生產、生活為一體的3層8腿多功能海洋平臺,高度22.8米,投影面積相當于近15個標準籃球場大小,設計重量超2萬噸,重量、尺寸均為渤海區域最大。
由于重量遠超國內海上浮吊能力極限,建設者采用浮托法施工,即借助潮汐漲落的自然力量,以類似于舉重運動員“挺舉”的方式,將平臺的海上部分精準地安裝到立在海里的導管架上。
此次安裝,2萬噸平臺讓主作業船吃水達12米,船底距水下結構物僅1.7米。在波濤洶涌的茫茫大海中,總長近200米的主作業船,要在風浪下駛入每側僅有10厘米間隙的導管架樁腿之間,其難度堪比宇宙飛船與空間站的對接。
已進入調試階段 預計年內實現投產
墾利10-2油田群開發項目(一期)中心處理平臺所在的墾利10-2油田是迄今為止我國海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巖性油田。區域原油探明地質儲量超過1億噸,中心處理平臺完成安裝后,進入調試階段,預計年內投入生產。屆時,將為渤海油田2025年實現油氣上產4000萬噸注入新動能,進一步提升保障京津冀及環渤海地區能源供應能力。
我國浮托安裝技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巨型裝備的安裝,一直都是海洋工程建設領域的一大挑戰。近年來,隨著加快挺進深海的步伐,我國大型海洋油氣平臺浮托安裝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海洋油氣平臺安裝主要有海上吊裝和浮托安裝兩種方式。海上吊裝由具備海上浮吊能力的起重船舶完成,受制于船舶的吊裝能力及安全風險,通常應用于8000噸以下海洋平臺安裝。
海上浮托安裝技術的核心是借助潮汐的自然力量和船舶調載等施工技術,通過類似于舉重運動員“挺舉”的方式,當漲潮時駁船托運平臺海上組塊駛入已安裝在海里的導管架槽口,落潮時海上組塊順勢從高位精準落到導管架預定位置上,載荷轉移完畢后退出船舶完成安裝,具有可安裝重量大、施工周期短等優勢。
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完成50個大型海洋平臺浮托安裝,浮托總重量突破60萬噸,超過14個“鳥巢”國家體育場鋼結構總重。
攻克了高位、低位、動力定位、雙浮體等全天候、全序列、全海域浮托關鍵技術,建立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系。掌握的浮托種類數量、作業難度和技術復雜性等均位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