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從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獲悉,近期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對全省3189位常住居民開展的專題調研顯示,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蘇超”)成功收獲群眾的關注度與美譽度。
“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從‘賽事’發展為‘賽市’,再由‘賽市’演變為‘賽勢’,已然成為江蘇活力四射的新名片與經濟發展的新賽道。”江蘇調查總隊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
6月1日,“蘇超”聯賽第三輪無錫隊對陣南京隊。
全民矚目:
超九成江蘇人知曉,非球迷成主力軍
6月15日無錫隊VS常州隊,江陰體育中心座無虛席。
賽事傳播力和關注群體十分廣泛。本次賽事創新傳播矩陣,實現了“官方推介和民間創作”的全方位傳播,形成“出圈”效應。截至6月21日,短視頻平臺#蘇超、#蘇超聯賽等話題的播放量已突破110億次。
調查顯示,超九成(95.2%)江蘇居民知曉“蘇超”,涵蓋職場人士、學生、農民、家庭主婦、退休人員等各類群體,其中非常了解的占近三分之一。58.5%的居民表示,關注“蘇超”的根源是網絡熱點話題帶動,關注人群中非傳統球迷群體占比近八成。網絡平臺是居民了解“蘇超”的第一渠道。其中,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占79.6%,微信等社交媒體占58.0%;電視廣播媒體占28.1%,身邊朋友推薦等口碑傳播占24.3%。
觀賽熱潮:
主場客場皆火爆,文旅消費欲涌動
6月15日,“蘇超”聯賽第四輪無錫隊迎戰常州隊,本場比賽入場觀眾數達25655人。
賽事吸引力和觀賽需求日益高漲。媒體數據顯示,在比賽場館升級的加持下,聯賽現場觀賽人數從第一輪的場均7745人升至第四輪25802人,第五輪揭幕戰更達36712人。
6月15日,“蘇超”無錫隊主場對陣常州隊。
調查顯示,逾八成(84.2%)居民有觀賽意愿。52.1%的居民表示觀看過“蘇超”比賽,另有32.1%的居民表示目前沒看但后續打算看。近六成(57.4%)居民明確表示會購票在本城觀看主場比賽,近三成(28.1%)居民表示會購票去往客場助威。連云港的陳先生表示準備為孩子報名參加足球訓練班,現在高鐵往返特別方便,也有去相關城市短途一兩天旅行并觀看比賽的打算。
經濟共振:
賽事撬動消費鏈,文旅體育雙升溫
6月15日賽事當天,無錫在江陰開設漫澄光“雙城”美食集。
無錫三國水滸城內,人流涌動,熱門表演場場爆滿,夢回金戈鐵馬、快意恩仇的豪情時代,游客們的呼喊聲喝彩聲。
賽事影響力與刺激消費互促共振。賽事經濟撬動消費,成為激發城市消費活力的新引擎,超八成(80.4%)居民感受到賽事對日常生活和消費帶來的積極影響。從受訪居民對下半年的家庭消費預期看,58.9%的居民表示會因“蘇超”增加體育方面(包括運動、培訓、買裝備等)的消費;65.5%的居民表示會因“蘇超”增加文化旅游方面的消費。62.3%的居民會購買“蘇超”周邊衍生品,30.6%的居民有強烈意愿購買包含景區、餐飲、住宿折扣在內的“門票+文旅套餐”。近九成(88.7%)居民感受到賽事對經濟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如“拉動餐飲、住宿行業消費增長”(選擇占比74.9%),“吸引外地游客,促進旅游業發展”(選擇占比70.2%)等。
城市共鳴:
全民參與鑄認同,純粹初心獲點贊
6月14-15日,無錫市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90.02萬人次,同比增長55.26%
賽事凝聚力與城市榮譽感深度交融。“蘇超”以“全民參與+城市榮譽”為理念,在培育足球文化,引導體育產業發展的同時,推進了城市形象塑造和城市歸屬感強化。超九成(92.6%)居民表示感受到賽事對城市文化體育帶來的積極影響。其中,69.3%的居民反映“增強了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60.5%反映“推廣足球文化,擴大大眾體育參與”。50.2%的居民認為,“蘇超”火爆的主因在于“草根屬性強,順應民眾需求”。來自安徽的球迷張先生表示,一家人于6月15日來徐州觀賽,身處奧體3萬觀眾中,感受到熱血沸騰的全民參與,這種純粹感遠超職業聯賽。
未來展望:
補鏈強鏈待發力,品牌價值需深耕
大東方百貨、蘇寧廣場、三陽百盛、方圓薈設置高清大屏,提供賽事餐飲套餐觀。
盡管成績亮眼,“蘇超”仍有提升空間。居民建議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強化“賽事+文旅”融合,48.8%的人期待高性價比的“門票+景區+餐飲+住宿”套餐,希望各地加強與商家合作,推出一站式服務;二是豐富衍生品開發,72.0%的消費者青睞城市形象公仔,47.5%期待城市特色IP聯名,44.3%想要實用且具收藏價值的球衣裝備。
從社區球場到城市名片,從觀賽熱情到消費活力,“蘇超”的故事仍在續寫。這場由全民參與點燃的足球熱,正成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抹亮色,更折射出體育賽事與城市共生共榮的無限可能。
來源:交匯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