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市吳江區桃源鎮深入推進文明實踐凈美城市行動,依托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著力推行“文明吹哨”:即組織吹哨,黨員、志愿服務隊、居民、商戶、企業等報到,通過結合“大掃除”“聽民聲”,用實際行動傳遞“你我都是文明主理人”的治理理念,共同描繪“人人參與共建凈美家園”的文明圖景,全面提升區域環境品質。
“這玻璃擦得透亮,咱們老黨員的干勁可不輸年輕人!”在戴家浜村,老書記李興江正忙著為桃花源大道的沿線店鋪擦拭玻璃、清理雜物,在他的帶動下,沈建明、戴桂根等老黨員自發組成“銀發先鋒隊”,手持清潔工具走街串巷。“今天是黨的生日,咱們黨員就該帶頭干!環境美了,大伙兒住得舒心,我們心里也高興?!崩钆d江一番話道出了初心。沿街商戶王女士感慨道:“看到老書記大熱天的幫我們打掃,我們哪有理由不配合?”行動中,老黨員們還發揮自身“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收集到居民關于垃圾分類設施增設、背街小巷照明改善等建議10余條,為下一步精準整改提供方向。
在桃源社區,人民路沿線綠化帶、商鋪周邊都閃爍著點點“志愿紅”,以吳美鳳阿姨為代表的“吳阿姨志愿服務隊”一邊清理綠化帶垃圾,一邊向商戶發起文明經營倡議,并發動熱心商戶加入“文明主理人”隊伍,共同認領責任區。“店鋪門前‘三包’不僅是責任,更是臉面!阿姨們經常來幫忙,我們也該出份力!”新晉“主理人”水果店老板張先生主動拆除了違規遮陽棚,越來越多的商戶開始自愿響應“志愿引領+商戶自治”的模式,讓文明理念從“要我做”變為“我要做”。
在銅羅社區,“小板凳”課堂青年講師團成員剛剛結束微宣講,掏出了民情民意記錄本,“垃圾分類投放點加裝遮雨棚”“希望暑期能有專業規范的托育點”“希望辦更多反詐題材的網絡安全活動”……你一言我一語中,數十條“金點子”應運而生。“年輕人見識廣、思路活,我們來聽課漲知識,順便說說平時遇到的問題,村里‘面子’大變樣,‘里子’也得跟上!”參與討論的周伯伯點贊道。
在推進文明實踐凈美城市行動的基礎上,桃源鎮各村(社區)還持續創新基層治理模式。杏花村通過走村入戶并開展意見征求,因地制宜打造“美麗菜園”,在家門口打造可食可賞的靚麗景觀;青云社區創新推出“文明監督員”“文明街長”推選活動,鼓勵群眾、商戶在反映意見、提出建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構建起“微自治”的文明治理新模式。與此同時,諸如老書記、吳阿姨、邵娘舅等“文明帶頭人”不斷涌現,將文明實踐融入群眾生活點滴,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新生態。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梅方瀅
校對 朱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