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金蟬脫殼”的過程。
揚子晚報網7月1日訊(通訊員 武家敏 記者 梅建明)連續的雨天后,天氣放晴,氣溫陡升。悶熱的夏夜,在南京建鄴區萬景園里,一只只羽化成蟲的金蟬開始脫殼。“金蟬脫殼”的場景,觀之讓人震撼。
圖為“金蟬脫殼”的過程。
在南京的建鄴區萬景園里,晩上7點30分,數只蟬從潮濕的草地上鉆出來,相繼爬到樹枝上、花草中,緩緩地蠕動著身體。隨后,蟬附在花枝上,不再動彈,似乎在等待某一特殊時刻的來臨。
晚上7點50分,蟬開始脫殼了!只見其中一只蟬的整個身體來回地抽動,多次之后,背上隱隱裂開一道口子,隨之蟬背露了出來。其背上那一層保護甲的顏色也很快變化著,先是極淡的綠色,一會兒變成了深綠色。緊接著,它的頭鉆了出來,前面一雙透明發亮的黑眼睛,像兩顆黑芝麻一樣,六只腳出來掙脫出來后,整個身子開始可以慢慢活動起來。
圖為“金蟬脫殼”的過程。
最有趣的當屬蟬尾出殼時的情景,未出殼的蟬尾使勁地抖動著,伸展著。蟬兒把它已經脫出殼的上半身騰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撲來,再用前腳抓住蟬殼用力一抽,蟬的尾部也從殼里完全掙脫而出。
圖為“金蟬脫殼”的過程。
此時,蟬腹部隱藏的翅膀慢慢有了一絲金黃色光亮,呈透明狀。只有當次日早晨的陽光照射大地的時候,它已期待著起飛,準備開始奏響它的奏鳴曲,給市民帶來別樣的夏季樂趣。
圖為“金蟬脫殼”的過程。
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先后持續了一個半小時。有意思的是,南京一位自然攝像師拍下了金蟬脫殼的全過程,十分不易。
圖為“金蟬脫殼”的過程。
據介紹,由于蟬身體表面有一層比較堅硬的皮,使體內物質不外流,又能防止外界有害之物的入侵,但又不利于蟬幼蟲的生長,它限制了幼蟬身體的長大。因此,蟬類昆蟲為了蟬幼蟲的成長,就要脫殼。
校對 王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