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7月1日訊(記者 郭一鵬 通訊員 魏宏偉 邢光理) 6月30日,由南京高淳地方文化研究會主辦,高淳家譜文化館承辦的第三屆民間曬譜節,在高淳區淳溪街道寶塔商業街區的高淳家譜文化館舉行。
活動沿襲高淳“六月六曬譜”的千年民俗傳統,吸引了相關姓氏宗親代表、文化學者及市民齊聚一堂,以譜為媒,共赴這場浸潤著家族記憶與文化根脈的盛宴。此次活動不僅是對非遺的生動傳承,更成為凝聚鄉情、弘揚家風的重要平臺。當天,高淳地方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何庚榮宣布活動正式開始。隨后,高淳地方文化研究會會長、高淳家譜館負責人魏云龍發表致辭,他表示,家譜是鐫刻在血脈里的歷史,曬譜節正是要讓這份文化遺產“活起來”,讓年輕一代觸摸到祖輩的精神脈絡。
在熱烈的氛圍中,夏氏、周氏家族代表莊重地向家譜館捐贈新修撰的《夏氏家譜》《周氏家譜》,家譜館負責人向捐贈者頒發收藏證書。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高淳民間曬譜與家祭成功入選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慶賀這一成果,現場還揭曉了春歌征集評比結果,研究會顧問為獲獎作者頒發獎品,以傳統歌謠形式贊頌非遺魅力。
活動進入核心儀式環節后,副秘書長與孔氏后人向孔子像敬獻豆沙包、蓮蓬等祭品,并供奉《孔氏宗譜》,以傳統禮儀表達對先賢的敬仰。緊接著,魏云龍會長宣讀《高淳家譜文化館保譜公約》,立下守護家譜的莊嚴承諾。
曬譜環節中,家譜整齊鋪展于廣場,研究會顧問、會員與各姓代表化身“文化講解員”,向現場家族子弟指認祖先脈絡,講述遷徙故事。活動尾聲,副會長誦讀曬譜頌詞,宣布收譜時辰已到。工作人員協同各姓代表,將家譜妥善封存入庫。隨后,眾人分食包子和蓮蓬等祭品,以“分胙”儀式傳遞家族和睦、共享福氣的美好寓意。
從一紙家譜到一場文化盛事,高淳民間曬譜節正以創新形式激活傳統基因。未來,高淳地方文化研究會與工程家譜文化館將持續深挖非遺內涵,讓曬譜這一古老習俗成為凝聚鄉情、傳承文明的永恒紐帶,讓千年文脈在新時代煥發璀璨光彩。
校對 王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