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上午,由南京市全民閱讀促進會、南京市出版?zhèn)髅郊瘓F、金陵圖書館聯(lián)合主辦,金陵親子讀書會承辦的《克萊因色的海》詩集首發(fā)式暨跨世代詩歌對談活動在金陵圖書館隆重舉行。
活動以“歡迎來到這片海——這里沒有岸,只有不斷褪色的我”為主題,吸引了眾多文學愛好者、媒體代表及青少年讀者參與,共同見證17歲少年詩人土野的詩意起航。
藍色書簽與詩歌共創(chuàng):一場集體靈魂的共振
活動伊始,南京市全民閱讀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徐開利在致辭中強調:“南京作為中國首個‘文學之都’這場活動既是新書的誕生,更是全民閱讀生態(tài)的生動實踐。”隨后每位到場嘉賓在藍色書簽上寫下心語,這些文字隨后被交予著名詩人黃梵與《青春》雜志主編李檣,由他們即興編織成一首“克萊因色的海”共創(chuàng)詩。
少年詩人土野以清澈的嗓音誦讀了這首凝結眾人靈感的作品,現(xiàn)場觀眾仿佛被帶入一片深邃的詩意海域。
“詩歌是靈魂的相遇,在眾生的呼吸里獲得永恒的心跳。”主持人陸萱的致辭為活動定下基調。金陵親子讀書會與逐夢少年團的孩子們還朗誦了土野及兩位導師的經(jīng)典詩作,純凈的聲線為現(xiàn)場增添了詩意氛圍。
跨世代對話:詩歌的意義與未來
在“跨世紀對話”環(huán)節(jié),詩人黃梵、李檣與少年詩人土野展開了一場關于詩歌創(chuàng)作、文學傳承與青春表達的深度對談。黃梵分享了他對詩歌意象的獨特見解,強調“詩歌是語言的實驗場”;李檣則從編輯視角探討了年輕作者的創(chuàng)作潛力;土野則以17歲的視角,講述了自己如何在詩歌中探索青春與成長的邊界。
原創(chuàng)音樂人木小雅以《可能否》《城南謠》等代表作,以及她與土野共同創(chuàng)作的《躲閃》《煙花》,為詩歌賦予旋律的生命。她的演唱讓文字與音符交織,為現(xiàn)場觀眾帶來沉浸式的藝術體驗。
活動最后,土野為讀者簽名售書,現(xiàn)場排起長隊。許多年輕讀者表示,這場活動讓他們感受到詩歌的鮮活力量,也激發(fā)了他們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興趣。
“愿這片克萊因色的海,永遠在詞語的褶皺處等您弄潮。”主持人的閉幕詞為活動畫上詩意句點。本次活動不僅是一次詩集的首發(fā),更是一場跨越年齡與時代的文學對話,展現(xiàn)了南京濃厚的全民閱讀氛圍與蓬勃的青春創(chuàng)作力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沈昭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