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6月27日訊(通訊員 高雨 記者 姜天圣)近日,在鎮江市口腔醫院專家會診中心,一場關于“信任”與“堅守”的故事,正以溫暖的方式上演。主角是主任醫師鐘飛,和一位剛剛重拾“好口福”的種植牙患者。
手術中
當天早上,鐘飛收到了微信的短信提醒和紅包提醒,這是王女士(化名)對先前種植義齒的一份謝意。
“鐘主任:早上好!種植牙使用幾天感覺挺好。為表謝意發小紅包1枚(代錦旗)。謝謝啦!” 鐘飛回應到,“種植牙好用就好,紅包我就不收了,心意已領。謝謝!以后種植牙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微信聯系我!”
這顆種植牙,是修復口腔功能的“種子”,更是醫患信任的“種子”。鐘飛用專業讓“種子”在患者口中穩穩“安家”,又以拒絕紅包的行動,為這份信任“施肥培土”。
醫生拒收紅包
在醫療場景里,紅包常被患者視為謝意的行為,但鐘飛把對職業的敬畏、對患者的純粹關懷,融入一句輕快的婉拒,讓醫患關系回歸最本真的模樣:醫生用心治病,患者真心感恩,無關金錢,只關仁心。
對患者來說,種植牙重啟了健康相伴的生活;對鐘飛而言,患者的康復笑容,早已勝過任何物質感謝。鐘飛以行動詮釋著新時代醫者的“廉潔密碼”:不收紅包,是守規矩,更是守護醫患間最珍貴的信任紐帶。“無紅包”醫院,不僅是醫德的閃光,更是醫患關系向著更清澈、更美好的方向,悄然生長的希望。
校對 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