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6月10日訊(通訊員 景夢瑤 戚園 記者 萬凌云) 在體檢中發現肺部結節,不少患者就覺得猶如體內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陷入焦慮與恐慌。近日,作為上海市肺科醫院專科聯盟成員單位的鎮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成功為一名肺結節患者實施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精準切除早期肺癌病灶,擺脫癌癥威脅。
專科聯盟揭牌
10日,院方介紹,患者張先生(化名)一年前體檢時在左肺上葉發現一枚約10mm的結節,因無明顯癥狀未予重視。今年復查時,結節已增長至20mm,影像學提示惡性可能。面對這一結果,張先生輾轉多家醫院咨詢,最終選擇在鎮江三院外科接受手術治療。
作為上海市肺科醫院專科聯盟成員單位,鎮江三院近年在肺小結節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針對張先生的病情,鎮江三院外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周永與上海市肺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王海峰教授商議后,決定采用單孔胸腔鏡技術行左肺上葉切除術。其后,僅通過一個3-4厘米的小切口,便精準切除病灶,并完成系統性淋巴結清掃。
病理結果證實,張先生的肺結節包含中分化鱗狀細胞癌和微浸潤腺癌兩種成分。但所有送檢淋巴結均未發現轉移,屬于早期肺癌,無需進一步化療。
手術
鱗狀細胞癌是肺癌的常見類型之一,約占所有肺癌的20%-30%,與長期吸煙、空氣污染等因素密切相關。這類腫瘤通常生長在較大的支氣管附近,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但若及時發現并手術切除,一般預后較好。肺腺癌則是非小細胞肺癌的一類,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肺癌,在肺癌中所占的比例約35%-40%,主要起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少數起源于大支氣管的黏液腺。早期及時接受規范治療,五年生存率可以超過90%。
"鱗癌雖然惡性程度較高,但如果像張先生這樣在早期發現,未發生淋巴結轉移,通過手術根治,五年生存率可超過80%。"周主任強調,"這也凸顯了定期體檢和肺結節隨訪的重要性。" 單孔胸腔鏡是近年來肺癌手術的革命性進展,相比傳統多孔手術,單孔操作對技術要求更高,但患者創傷更小、恢復更快。
術后次日,張先生即可下床活動,五天順利出院,切口幾乎隱形。
鏈接:專科聯盟賦能,鎮江患者家門口享"國家隊"水準
采訪中,周永介紹,隨著低劑量CT平掃的普及,肺結節檢出率逐年攀升。發現結節不必過度恐慌,但應遵循"早篩、早診、早治"原則。對于“直徑>8mm、邊緣不規則、短期增長”的結節,尤其是長期吸煙或家族有肺癌史的高危人群,建議盡早就醫評估。
張先生的成功治療,得益于鎮江三院與上海市肺科醫院的緊密合作,過去這類患者往往需要前往上海求醫,如今在本地就能獲得同等質量的診療。通過遠程會診、技術平移和人才培訓,鎮江三院已常規開展單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等高難度手術。
目前,鎮江三院年均完成肺結節診斷超800例,其中早期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達90%以上,為患者健康保駕護航。
校對 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