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哪里蚊子最多?都是什么品種的蚊子?如何防范.......日前,無錫疾控正式發布一個專門集“監測-預報-防護-科普”四位一體的蚊蟲預報科普平臺。該平臺相關技術已于去年11月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是國內最先面向公眾開放的蚊蟲監測預報平臺。
在手機端登錄無錫疾控公眾號,下側訪問菜單欄里有“蚊蟲預報”服務項目,授權位置信息后點擊“定位”即可獲取當前位置的蚊蟲騷擾指數(如三級預警,截圖示例)、優勢蚊種(如三帶喙庫蚊、淡色庫蚊)及防護建議。記者定位無錫疾控所處的梁溪區金城路后,即顯示騷擾指數為三級,優勢蚊蟲種類為淡色庫蚊,常見蚊蟲種類為白蚊伊蚊,以及個人防護建議等信息。
不僅如此,還可以擴大范圍。輸入任意無錫地址(如“黿頭渚”“江陰外灘”),立即就可獲取點位蚊蟲預報信息。以“黿頭渚”(截圖案例)為例,搜索后顯示“優勢蚊種為淡色庫蚊、白紋伊蚊(登革熱傳播風險)”,同步推送“穿長袖、噴涂驅蚊劑”等建議,確保出行安全。顯示欄右側還有“日期”功能按鈕,可以選擇查看近7天的蚊蟲預報信息,幫助市民提前規劃行程、做好防蚊準備,實現從“即時防護”到“提前預防”的升級。
科普專區也是該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聚焦防蚊知識以及登革熱、乙型腦炎、瘧疾三大蚊媒傳染病。通過詳細解析疾病傳播途徑、癥狀表現,提供全場景防蚊技巧,并結合無錫本地案例,讓市民深入了解蚊媒傳染病危害,掌握科學防控方法。
“2023年我們開始著力研發這一平臺,去年11月相關技術取得了國家專利,目前平臺預報準確率接近八成。”無錫市疾控中心消媒與血寄地病防制科主管醫師劉全超介紹,此前,國內已有少部分城市推出了類似的蚊蟲監測平臺,與這些平臺相比,無錫的“蚊蟲預報”整合了近十年間無錫本地的蚊蟲監測數據,地理、氣象信息與蚊蟲健康科普知識,運用機器學習技術對蚊蟲分布進行預測分析,并對全市蚊蟲騷擾指數進行分級評估,在數據精細化、預報準確度以及公眾服務性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目前來看,我們這個平臺首先做到了面向公眾開放、每個市民都可以使用、幾乎每個定位都可選擇查看。”
“無錫本地監測常見的蚊蟲種類共有2亞科6屬12種,其中,淡色庫蚊、三帶喙庫蚊、白紋伊蚊是無錫本地的優勢蚊種。”劉全超介紹,12種蚊子中淡色庫蚊是室內最常見的蚊子,白天大多棲息在野外,特別喜歡下水道、臭水坑等“污水型”環境,傍晚或夜間進入室內活動,是典型的“夜貓子”;人們常說的“花蚊子”白紋伊蚊,同樣在居民區較為常見,活動高峰在日出前1—2小時和日落前2—3小時,日落前叮咬吸血的活動比日出前更為頻繁;三帶喙庫蚊則在農村水稻田等較為常見。
據介紹,出汗多、喘氣粗的人,尤其受蚊子“青睞”。“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類化合物,蚊子對此非常敏感;肺活量大的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多,因此也更容易吸引蚊子。”劉全超指出,穿深色衣服、常化妝及愛吃酒肉的人,也常常是蚊子的“意向目標”。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記者 季娜娜
校對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