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炮轟宛平城,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
今天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主題教育,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南京青少年代表、紫金草志愿者代表、紀念館館員代表等社會各界代表百余人參加活動。
紀念館“古城的災難”組雕廣場氣氛莊重。全體人員面向國旗肅立致敬,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全場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南京青少年代表朗誦抗戰詩歌《他起來了》,字字鏗鏘,生動展現中國人民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艱苦卓絕的斗爭。
來自南京市芳草園小學的四年級學生包容參與朗誦,她說:“我們要將抗日英烈的故事銘記于心,傳承抗戰精神,努力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
教師代表、部隊官兵代表、紫金草志愿者代表等6人共同撞響和平大鐘。鐘聲雄渾悠遠,久久回蕩在廣場上空,宛如歷史的警鐘。
紀念館向南京大屠殺中的無辜死難者、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同中國人民攜手抗擊日本侵略者而獻出生命的國際戰士和國際友人敬獻花籃,全體人員依次獻花。
一堂抗戰故事主題宣講微課堂在紀念館“三個必勝”展廳“抗戰精神”展板前舉行。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紫金草志愿者、南京市青少年、教育專員等宣講抗戰故事。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陳桂香的曾孫、第三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蔣秉錞走上前,向革命先烈、死難同胞以及國際友人敬獻鮮花。他說:“每一次宣講,都是與歷史的對話。透過這些帶著溫度的文字,我們能感受到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的精神脊梁。”
蔣秉錞目前就讀于南京藝術學院播音與主持專業,正值暑假,他計劃參與到更多相關的志愿工作中。“通過做一些講解工作,我希望能更好地弘揚抗戰精神,也把太奶奶的親身經歷與家族記憶傳承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中南大學大二學生樂筱懿講述了抗日英雄趙一曼的故事,她說,越是深入了解88年前的這段慘痛歷史,越覺得肩上的責任重大。高中時期,樂筱懿曾是國家公祭儀式《和平宣言》2021年的合誦和2022年的領誦。進入大學后,她申請成為一名紫金草志愿者。“年輕人要以史為鑒,傳承歷史真相,捍衛人類正義。”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與抗戰精神,紀念館將持續開展相關主題教育活動,引導更多觀眾從中汲取奮進力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視頻慶苗苗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