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7月2日訊(通訊員 寧建軒記者 姜婧儀 閆春旭)今日,南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7月5日起對中山南路進行改造提升工程。記者獲悉,改造內容包括地下管線改造、道路病害整治、交通設施出新等。
中山南路北起中山東路,南至應天大街,全長約 3.9 公里,現狀道路寬 40~54 米,規劃紅線寬 40~70 米,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 50 公里/小時。
據悉,中山南路已有16年未進行大規模改造。隨著使用年限增加,中山南路地下管網老化問題日益凸顯,雨污水、燃氣、自來水、供電、通信、路燈等管線出現功能性衰退,有待系統性修復與功能完善。同時,路面病害多有發生,現有基礎設施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城市交通出行需求和市民對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
本次中山南路改造提升工程包含排水防澇設施建設改造和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具體包括:雨污水地下管網改造完善,燃氣和自來水老舊管道消險改造,強弱電架空桿線下地,路燈和交安設施并桿出新,道路病害整治與出新,城市便民設施優化布局等。
針對當前中山南路地下管線老化問題,本次工程通過對燃氣和自來水等老舊管道改造提標,消除管線安全隱患,增強管線供給承載力,提升民生保障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對雨污水地下管網進行系統性修復與功能完善,整改雨污水錯混接問題,提高雨水管道排水能力,提升污水收集處理質效,改善新街口片區水環境質量。
記者了解到,工程計劃于 2025 年7月5日實施車行道圍擋,分三段實施。其中,中山東路至白下路段(北段)計劃于2025年10月底完成;白下路至長樂路段(中段)計劃于2025 年12月底完成;長樂路至應天大街段(南段)計劃于2026年下半年實施。改造過程中將實施架空桿線下地、路燈和交通安全設施并桿出新、道路病害修復出新,重新攤鋪路面、優化便民設施,有效更新凈化城市空間,提升出行的整體舒適性、便捷性、安全性。
為了不影響交通,工程將按照“先地下后地面,先快車道后慢車道”的建設時序,采取分段分幅方式組織推進,最大限度維持道路通行條件。對于快車道,白天時段,施工段落高峰期占用半幅道路最外側1股車道,剩余雙向5車道保通;平峰期局部占用半幅道路最外側2股車道;夜間時段保證雙向通行。對于非機動車道,將分段全封閉實施,非機動車借用改造完成后的1股快車道或人行道保障通行。對于人行道,將分段全封閉實施,行人借用改造完成的機動車道通行。
在交通出行疏解方面,一方面是外圍引導分流,在南部外圍賽虹橋立交、雙橋門立交,北部外圍清涼門大街、珠江路等交叉樞紐設置分流標志,引導過境車輛繞行應天大街高架、龍蟠中路、虎踞南路等道路。另一方面是沿線交通疏導,完善設置提示標志、繞行引導標志等交通安全設施,安排專門交通安全疏導人員,確保施工期間交通安全、有序。此外,還有重要節點保障,將錯峰組織施工,盡量減輕對沿線學校、單位、居民區的影響;及時告知施工期間的重要施工組織安排,引導有序出行。
相關部門發出提醒,道路占用施工期間,該片區車輛通行效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建議過境車輛密切關注道路路況,有條件的請選擇外圍繞行。敬請留意相關公告,提前安排出行。
記者注意到,施工期間沿線19條公交線路保持正常運營,地鐵1號線沿線站點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