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華東航空谷,
中航研究院研究生院大禮堂內,
一場盛會拉開帷幕:
來自全國航空領域的學術大咖與企業家齊聚揚州,參加揚州市航空產業發展推進大會暨第三屆長三角航空科技創新產業聯盟大會,共商發展良策、共謀合作新篇。這是揚州航空產業的一次全面展示。會上,揚州提出更高更遠的目標:全力打造長三角“航空產業新城”。
盛會為媒
揚州航空產業精彩展示
借盛會東風,展示推介城市產業。揚州航空產業的快速騰飛,讓與會嘉賓感到驚訝與振奮。
“五年多時間,就有這樣的產業基礎與規模,揚州是航空產業發展的沃土。”貴陽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承擔過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和重大專項配套產品的研制生產任務,公司負責人評價揚州航空產業“政策好、服務優、創新能力強”。
航空產業
是揚州舉全市之力
打造的“首群首鏈”,
也是揚州經濟社會
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新動能”。
大會上,
市發改委主任陸安亞
用“三個有”推介揚州。
○ 航空產業在全國全省“有地位”。揚州是全國18個全空間智能無人體系城市聯盟發起城市之一。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明確支持“揚州發展壯大航空產業”,并給予了全省首支航空航天產業16億元專項母基金支持。今年6月份,揚州還建成投運了全國首個省市聯動“低空飛行服務中心”,為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 產業配備在華東區域“有影響”。中航工業沈陽所揚州院、中航機載共性技術工程中心、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等“兩院一中心”先后落戶揚州。建設高郵和邗江兩大通用機場、3個低空經濟專業園區,聚集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航空企業和重點項目,航空產業發展動力十足。
○ 產業鏈條在航空業界“有亮點”。揚州構建了以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為引領、裝備制造為支撐,以低空經濟、通用航空、民航運輸為特色的“2+3”航空產業發展格局,“材料—零部件—組件—系統件—整機”一體化產業鏈初步形成。全市共有航空產業規上工業企業63家,其中低空經濟規上工業企業53家,航空產業發展生態不斷優化。
陸安亞說,揚州將為航空產業和低空經濟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賦能,全力護航企業在揚州“飛得更高、飛得更穩”。
項目為王
優質項目夯實產業基石
產業發展,離不開優質項目。大會上,邗江航空產業園首發項目、廣陵最終前沿深空科技項目、經開區星聯芯通項目、經開區九天國際飛行營地項目、生態科技新城低空經濟產業園項目等一批項目現場簽約,為揚州航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落戶揚州,主要是因為揚州良好的發展環境與完善的政策。”4日,市經開區經開投資集團與成都星聯芯通科技有限公司簽約星聯芯通項目,成都星聯芯通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將建設衛星互聯網地面終端研發制造基地,衛星應用終端研發中心、終端生產線、芯片研發中心和空天大數據中心,預計明年2月開工。
“我們將建設實訓基地、技術研發區、人才培訓基地、研發孵化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和現代化廠房。”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生態科技新城簽約低空經濟產業園建設與運營項目,公司負責人介紹,之所以選擇投資新城,是因為有好的政策,而且航空產業發展的底蘊深厚。“不僅中航工業沈陽所揚州院已扎根新城,2023年掛牌的航空工業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聯合18家高校、52家聯合培養單位,構筑起強大的航空人才鏈。”
“邀天下客商,引優質項目。”華東航空谷黨委書記呂潔說,新城目標在3年至5年內實現引進20家龍頭企業、集聚100家鏈上企業、達成100億元總產值的“211”目標。上述負責人介紹,華東航空谷依托“一園區(航空科技[低空經濟]產業園)、一基地(航空科研培訓基地)、一中心(低空運營保障中心)”的空間布局,正加速構建覆蓋研發服務、人才培養、生產制造、低空運營的全產業鏈生態。
大項目是“壓艙石”。“揚州航空產業發展有科學的規劃,也有了雄厚的基礎,在未來,應該進一步腳踏實地堅持推進。”江蘇海創集成系統有限公司產品經理認為,尤其是要結合城市產業特色,招引更多項目落地,延長產業鏈,這樣才能讓航空產業成為城市發展“頂天立地”的支柱,成為揚州的新名片。
服務為先
揚州有速度有溫度有力度
“在揚州發展,能感覺到速度、溫度、力度。”幾年前,有人用六個字總結了親身感受,此次大會上,“三個度”再一次成為大家對營商環境的評價。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我們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優質的服務,是吸引投資的王牌。”易昀晟航空科技(揚州)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勝軍說,基于訂單需求及行業發展趨勢,易昀晟航空科技投資新建“年產1.2萬臺大型低空無人機項目”,該項目被列入2025年揚州市級重大項目清單。目前廠房已裝修完畢,產線正在鋪設,預計7月底投入生產。李勝軍說,投產第一年,企業將基于寶應縣及省內其他城市需求,開發農業和運載領域的無人機市場,計劃三年內實現1.2萬臺無人機銷售。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揚州是文化名城、旅游名城,但來到揚州后就會發現這座城市更是一座產業科創名城。”不少來揚州投資的企業負責人認為,深厚的城市文化,豐富的旅游資源,恰好是企業創新、人才招引的必備條件。“在揚州,看到了很多環境優美的城市公園以及散發著書香的城市書房,企業的年輕人才都愿意在揚州工作。”
近年來,揚州已經形成了1支基金、2大通用機場、3個專業園區和若干專項支持政策的“123+N”的政策保障體系。
揚帆起航,正當其時。
大會上,
揚州向四海客商發出邀約:
熱切期望大家帶著技術、帶著項目,
在揚州這塊創業沃土、
創新樂土播種希望,
成就夢想!
來源:揚州發布、揚州日報
實習生 謝意 揚州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默然 丁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