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在常州隊與淮安隊的“蘇超”足球賽開賽前數小時,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文化互動活動在淮安周恩來紀念館拉開帷幕。常州三杰紀念館與淮安周恩來紀念館聯合推出“從淮安駙馬巷到常州青果巷信仰之旅”研學線路,帶領兩地市民游客重溫周恩來總理與“常州三杰”惲代英、瞿秋白、張太雷在革命歲月中的深厚情誼,共同探尋紅色記憶。
活動現場
當天下午,周恩來紀念館門前,10多位常州少先隊員代表向周恩來銅像敬獻白色百合花,表達深切緬懷之情。活動現場,市民游客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述周恩來的革命故事,并觀看了“熱血同行·時代先鋒——周恩來與常州三杰”臨時展覽。展覽通過12塊展板,梳理了周恩來與惲代英、瞿秋白、張太雷在革命歷程中的重要交集,包括共同參與的革命活動、題詞、合影等珍貴史料。專程從常州趕來觀看球賽的王女士全程參與活動,并用手機記錄下展覽內容,分享給親友。“這次活動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常州與淮安共同的歷史底蘊和紅色血脈。”她說。
常州三杰紀念館宣教員甘俊銳現場推介了“從淮安駙馬巷到常州青果巷信仰之旅”研學線路。該線路以紅色文化為核心,串聯淮安駙馬巷、周恩來故居、周恩來紀念館與常州青果巷、瞿秋白紀念館、張太雷紀念館等紅色地標,結合歷史文化與非遺體驗,為青少年打造沉浸式研學體驗。此外,7月5日至6日,常州三杰紀念館還在周恩來紀念館出口處向游客贈送常州梳篦、漂漆等手作體驗禮品,進一步拉近兩地文化距離。
周恩來與“常州三杰”的革命情誼是黨史上的動人篇章。1928年,周恩來與惲代英在上海秘密開展干部培訓,惲代英設計課程傳授地下工作技巧,周恩來則親自作專題報告,二人被譽為“黃金搭檔”。1931年,周恩來將建立黨史檔案的重任交給瞿秋白,后者起草了中共首份《文件處置辦法》,為黨的珍貴文獻筑起“保護傘”。1927年,周恩來與張太雷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下默契配合,張太雷冒死傳遞“八七”會議精神,二人共同策劃了廣州起義。這些歷史片段展現了革命先輩堅定的信仰與無畏的奮斗精神。
淮安駙馬巷是周恩來的出生地,青石板路與古樸民居訴說著歷史滄桑;常州青果巷則孕育了瞿秋白、張太雷等革命先驅,被譽為“江南名士第一巷”。此次研學線路的推出,不僅是一次紅色文化的傳承,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信仰對話。兩地紀念館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合作,通過更多形式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此次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參與,大家紛紛表示,通過實地探訪和史料學習,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也將激勵自己在新時代砥礪前行。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