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有二分明月,
無錫有二泉映月,
這場“二月德比”就在今晚啟幕。
此刻,
對于已經抵達的無錫隊將士和
游客朋友們,
奉上我們quan心quan意的歡迎。
01
泉要見,共清歡
蜀岡上,
荷風驅暑,
第五泉的漣漪映著惠山月影。
今夜泉亭煮茶,
水沸聲里恍見東坡踏月而來,
只為赴五泉和二泉之約——
他“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不覺更流連”,
終在惠山石隙聽天地清響;
而歐陽修執盞平山堂,
笑言“水之美者,何必爭次第?”
的確,人間清歡,
本不在第幾,
而在流水相知的澄澈。
02
全要嘗,甜咸匯
舌尖風物,
甜咸是“永動機”。
無錫的甘甜,是吳儂軟語的纏綿。
揚州的咸鮮,是文火慢燉的哲學。
運河的綿長、太湖的浩渺,
皆在唇齒匯流成歌。
甜是無錫小籠的蜜意、
也是糖芋頭的綿糯,
咸是三和四美的醬香和
蝦籽醬油的芬芳,
梁溪脆鱔臥在瓷碟,
蟹粉獅子頭浮于清湯……
咸定味、甜提鮮,
甜咸交融幻化百味,
成就一番席間春秋,
也交織成人間的煙火長卷。
03
綣綣意,已千年
運河如綣,千年未絕。
雙城同沐一河水色,
鹽之鋒棱與米之溫厚在漕浪里相融。
南宋饅頭窯在宜興鳳凰村沉眠八百載,
重達33噸的陶魄,
終泊入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以火膛煙道訴說著“陶都”沿河輸器的往昔,
也將運河串聯的磚瓦史詩鑄成永恒。
運河湯湯,
淮揚雅韻與吳地清音,
在濤聲里交織。
無錫東林書院的“風聲雨聲”,
亦與揚州八怪的藝術叛逆共奏江南文脈的鏗鏘。
04
圈成鏈,產業興
而今運河奔涌的已不僅是舊時帆影。
無錫以七大千億級產業為基座,
鑄就“產業強圈”。
物聯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
三大王牌產業規模突飛猛進。
揚州以場景開放為引擎,
驅動“創新強鏈”。
發布《產業科創高地行動方案》,
以“1375”計劃錨定13條先進制造業鏈
與7大未來產業,生機勃興。
當產業聚成“圈”,創新化為“鏈”,
錫揚兩城以并進之勢,
共筑長三角新質生產力高地!
05
拳握緊,都要拼
上場!
拳已握緊,這并非挑釁的號角,
而是以拳鋒的熾熱表達赤誠之心——
唯有拼盡全力,
才是對彼此最深的敬重。
拳握緊,
還是對自己的承諾、
對勝利的渴望、
對極限的挑戰。
在精疲力盡的深淵邊緣徘徊,
是緊握的雙拳將靈魂深處的力量喚醒,
再多奔襲一步,
再封堵一次射門,
再躍起爭頂一次!
用鋼鐵般的意志構筑防線,
以更銳利的鋒芒去穿透……
綠茵場上全力以赴,
方能在哨響之后坦然相對,
無愧于彼此的汗水與尊嚴——
竭盡全力,
就是超越勝負的無聲禮贊。
揚州發布出品
攝影 張卓君 劉江瑞 高翔 司新利
部分圖片來源無錫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