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溫,武進區前黃西湖制冰廠迎來銷售旺季。上午九點,已經有二十幾輛大大小小的貨車滿載著冰塊出發。“氣溫飆過35℃就是旺季了,每天凌晨9點到12點是第一波高峰,中午、傍晚還有兩波拉貨高峰,一天至少能賣150噸、2000多條冰塊。”制冰廠老板毛晨向我們介紹道。
據悉,前黃西湖制冰廠歷經兩代人發展,從曾經的食用冰、透明冰,到如今主攻工業冰,客戶涵蓋常發集團、漁業農業、文旅健身場所、道路市政等各行各業。“有些場所沒有空調,即使有空調,這么熱的天也不能滿足快速降溫需求,冰塊就是‘及時雨’。” 毛晨介紹道。
小小一條冰塊,制作卻需要經過整整20個小時。工人將深井水打上來,制冷機冰凍16小時,再停機利用余溫“燜”4個小時,隨后將凍好的冰條放置在常溫水中浸泡,讓冰條好脫模。一條冰高約1米、厚0.2米、寬0.4米,售價20元,曬一整天都不會化,但如果刮風就只能堅持3個多小時。
作為一家已有30年經驗的“冰工廠”,前黃西湖制冰廠攻克了環保材料替代難題、客戶需求升級等諸多難關,創新的基因已深植企業。
“除了常規冰塊,我們還將鮮花、水果冰凍在冰塊中,市場也很歡迎。還制作彩色冰塊,供給文娛場所做成冰雕,更具觀賞價值。”
近日,火熱“蘇超”
大家情緒高漲
一定要注意防范
做好防!暑!降!溫!
防暑如防守
這份觀賽防暑“三大策略”
仔細閱讀
↓↓↓
策略一防脫水——科學補水是關鍵
高溫天氣,長時間觀看比賽,人體出汗多,尤其在持續激情吶喊時,容易導致身體脫水。因此,要及時補充水分。
科學補水采用“少量多次”原則,每小時補水200-300ml,電解質水或淡鹽水優先,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
策略二防高溫——物理降溫有妙招
三層防曬法:遮陽帽+太陽鏡+防曬霜,減少紫外線傷害。
便攜降溫裝備:冰涼貼、小風扇、冰袖、止汗膏等,快速降低體表溫度。
著裝要點:選擇淺色、透氣的速干衣物,避免深色吸熱;可在休息時用濕毛巾擦拭頸部、腋窩等大動脈處。
策略三防意外——關注特殊人群
兒童與老人:球迷們在觀賽時,要特別留意老人和小孩以及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這部分人群是中暑的高危人群,他們的自我代謝及自我調節功能,沒有年輕體壯的人群好,稍不注意就會出現頭暈、口渴以及體溫升高、面色潮紅、心跳加快等中暑癥狀。
賽事保障人員和球員:保障人員要定時到陰涼處休息,避免在陽光下或悶熱環境中長時間工作。球員要時刻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若出現中暑先兆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
人擠人+高溫暴曬+情緒激動
=中暑風險飆升!
“頭怎么這么暈乎乎、沉甸甸的?”
“眼前一片黑星點點,有點想吐……”
“胸悶氣短,心跳得跟打鼓似的快!”
“身上摸著燙手,好像還有點抽筋?”
第一時間識別并應對中暑
如存在頭昏頭痛、口渴多汗、乏力心慌等不適,可能已出現先兆中暑,請立即停止觀賽!立即轉移至陰涼處,補充水分,及時向附近醫療點的醫務人員或志愿者求助。
如果在現場感覺自己不舒服或者周圍的人有異樣,不管是表現為先兆中暑,或者輕度的中暑及重度中暑,都要及時采取搶救措施。
高溫中暑如何急救?
應采取“移、降、補、促、送”的原則進行處置,具體方法如下:
1. 移:迅速轉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開衣物,抬高下肢。
2. 降:用冰袋冷敷頸部、腋窩、腹股溝,或用溫水擦拭身體(優先大動脈處),目標在1小時內將體溫降至38.5℃以下。
3. 補:意識清醒者口服電解質水,昏迷者切勿喂水,以免窒息。
4. 促:按壓人中、合谷穴促醒,若呼吸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5. 送:重癥患者需在降溫的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轉運途中持續物理降溫。
快樂看球!
安全第一!
球迷們在現場觀看比賽時
要注意避免過度興奮
高溫時段
記得做好防暑降溫措施
及時補充水分???
來源:常州市新聞傳媒中心、南京應急管理
記者:殷雯馨
攝影:高岷
通訊員:錢壘